【造字本義】
①造字本義:行動;發作。
②動詞:使用,如動武、動用。
③動詞:使開始發生,如發動。
④副詞:動不動,常常,如動輒得咎。
①造字本義:行動;發作。
②動詞:使用,如動武、動用。
③動詞:使開始發生,如發動。
④副詞:動不動,常常,如動輒得咎。
大篆
小篆
隸書
行書
草書
正經歷新舊動能轉化的陣痛
新舊動能轉換是場拉鋸戰
應當看到,新舊動能轉換是場拉鋸戰,需要久久為功的改革韌勁。新動能在孕育壯大中總會遭遇成長的煩惱,舊動能在轉型升級中也要卸下沉重的包袱,讓新舊動能平穩交接棒,離不開“三去一降一補”的深入推進,也有賴于“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化。回首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幾年,正是最大限度地優化營商環境,簡政不減責,放權不放任,才引來了、留下了、又催生出更多金鳳凰,使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必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發展新動能,一是必須堅持“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并舉,既要培育發展前景廣闊的新興產業,也要化解淘汰過剩落后產能、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老樹發新枝”,促進社會生產力整體躍升。二是要推動有效投資和消費升級互促共進,把國內巨大市場需求作為“導航燈”,大力補上短板,促進產品和服務創新,實現更高水平上供需結構的匹配和優化。三是不僅立足國內市場,也要主動參與國際競爭,抓住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積極培育對外開放新優勢,拓展發展空間。
以新舊動能轉換的澎湃力量推動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廣大企業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增強主動意識和緊迫感,因地制宜,敢為人先,奮發有為,真抓實干,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新舊動能轉換的澎湃力量推動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