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作者:李雨燕《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21日08版)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是中華民族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英雄氣概鑄就的偉大抗疫精神。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依然充滿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起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磅礴偉力,創造出新的歷史偉業。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與以人民為中心相統一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領導是根本政治保證,離開了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會失去主心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以人民為中心是價值引領,背離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會失去力量之源。明確并堅持兩者的有機統一,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疫情發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第一時間實施集中統一領導,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沖鋒在前、英勇奮戰。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抗疫斗爭中,我們黨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具體而深刻地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取向。也正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奮戰,匯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創造了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與以人民為中心相統一的光輝范例。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保證“中國號”巨輪朝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必須把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與以人民為中心更好地統一起來。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帶領中國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同時,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通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創新創造的偉力。我們相信,只要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以人民為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將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尊重科學理性與激發頑強意志相統一
科學是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尊重科學,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實踐品格。”面對前所未知的新型傳染性疾病,正是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堅持科學防控、科學救治、科學管理,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才為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正是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沖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頑強意志,書寫了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展現了中國人民求真務實的科學理性與舍生忘死的頑強意志的完美統一。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要將尊重科學理性與激發奮斗激情結合起來。在奮進新征程的道路上,要樹立科學思維,根據時代的變革和形勢的變化,優化頂層設計,細化科學管理,不斷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遵循科學規律,大力發展和運用科技,把創新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保護科技創新;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涌流。同時,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就必須把抗擊疫情中“舍生忘死”的頑強意志轉化為科技工作者和廣大人民的昂揚斗志,以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敢于斗爭的精神,以頑強的生命力、巨大的凝聚力、無窮的創造力,逐步化解各種國內外風險挑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厚植家國情懷和秉承天下一家理念相統一
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明標識。中國人歷來抱有家國情懷,崇尚天下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和衷共濟、風雨同舟,倡導守望相助、尊老愛幼,講求自由和自律統一、權利和責任統一。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實踐,激發出無數中華兒女蘊藏心底的為國分憂、為民擔當的壯志豪情。中華兒女無所畏懼、舍己為人的壯舉,不僅為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立下汗馬功勞,而且為愛國愛家、勇于擔當的家國情懷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同時,中國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僅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充分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自覺擔當。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就是要堅持厚植家國情懷和秉承“天下一家”理念的統一,愛國主義精神與國際主義胸懷的統一,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家國情懷是一份責任擔當。厚植家國情懷就是呼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把小我融入大我,將個人命運同國家命運相連,發揚艱苦奮斗和愛國主義精神,用干勁、闖勁、韌勁賡續涵養家國情懷。“天下一家”理念是一份道義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當前,我們要拓展同世界各國的互利互惠合作,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運轉,共同推動世界經濟早日重現繁榮。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努力同各國一道推動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邊機制、更加積極的區域合作,共同應對地區爭端和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問題,為破解世界共同面臨的治理難題提供中國方案,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李雨燕,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