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信長星
不斷增強抓作風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和奮楫再出發的姿態,不斷賦予作風建設新的時代內涵
作風建設關乎黨的形象,關乎發展信心,關乎事業成敗。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不是依靠慣性、順其自然、輕輕松松就能做到的,必須養成優良的作風和過硬的能力。發展的格局在變,競爭的邏輯也在變,更要不斷增強抓作風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和奮楫再出發的姿態,不斷賦予作風建設新的時代內涵。
秉持講政治、知敬畏、守規矩的黨性操守。養成優良作風,須首先在政治上過得硬,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時常對標對表,及時校正偏差。必須始終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敬畏法紀、敬畏人民、敬畏權力,真正形成嚴的氛圍、好的風氣。
彰顯當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擔當。我們謀發展、作決策、抓落實,都必須堅持高站位、高標準,勇挑大梁、勇擔重擔、勇于創新,努力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前列。走在前,不是什么都爭第一、什么都想干,更不能為了一時一事的領先而蠻干,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系統觀念把握好節奏、掌握好平衡,把每一步走穩走扎實,確保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煥發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精神風貌。這“四個敢”當中,干部敢為起決定性作用。針對有的黨員干部顧慮多、包袱重、不敢為的現象,要研究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舉措,旗幟鮮明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真正讓能為善為者上、不為亂為者下。我們強調的“敢為”,是在黨中央頂層設計框架下的創造性作為,是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的科學作為,是在守牢底線前提下的積極作為,歸根到底是建立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基礎上的“敢為”。對思想的領會每深入一層,“敢為”的底氣和能力就會增加一分,真正掌握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就不會因短期波動而慌亂失措、因兩難多難而束手無策、因雜音噪音而猶豫不決。
強化求實、務實、扎實、踏實的鮮明導向。要樹牢正確政績觀,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上。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問題導向。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長期在機關工作的同志要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多到基層一線,從基層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不久前在全省機關作風建設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說
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內涵,更是一個整體。其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五個方面緊密聯系、相互支撐,[詳細]
要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出更多服務發展的新政策、便民利民的新舉措,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大助力。更加注重疏導化解、標本兼治,在執法辦案等工作中把準群眾情緒和社會心態,在工作中跟進關懷服務,努力使執法管理更有“溫度”。[詳細]
這既是深情厚愛和殷切囑托,更是實踐要求和激勵鞭策,為廣大青年矢志服務鄉村振興、唱響農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紙短情長、言深意重。廣大青年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堅定理想、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詳細]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的諸多困難挑戰迫切要求我們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這就需要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深刻洞悉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最大限[詳細]
“就像過年一樣!”廣交會時隔三年全面恢復線下展,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新高。看看這個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實現外貿促穩提質的目標是有支撐的。[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力量源于團結。”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詳細]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牢牢把握這一總要求,要深入領會其重要意義,全面把握其豐富內涵,切實將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詳細]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推高質量發展。[詳細]
寓活力于秩序、寓秩序于活力,在改革發展進程中科學處理活力與秩序的關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一個充滿生機而又穩定有序的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模樣,也是東方大國向世界呈現的宏偉氣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