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當前,全國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關鍵階段,長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湖泊處于超警戒水位,重慶、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蘇、浙江、貴州等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汛形勢嚴峻。在防汛救災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7月17日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救災工作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各有關地區、部門和單位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實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十分重要。早在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有關工作時,要求有關方面高度重視今年汛期長江中下游汛情,壓實防汛工作責任,克服疫情影響,搶抓水利工程修復,加強物資儲備,組織開展搶險培訓和演習,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自6月底以來的一個月之內,習近平總書記更是三次對防汛救災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今年防汛救災工作的高度重視。
始終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是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最核心的要求。“生命重于泰山”,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檢驗當前這場防汛抗洪硬仗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在防汛抗洪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問題上,“寧可十防九空,不可萬一失防”;在做好預案準備、隊伍準備、物資準備、蓄滯洪區運用準備等方面,“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
精準預警,嚴密防范,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最有效的措施。要及時準確對雨情、水情等氣象數據進行滾動預報,加強對次生災害預報,特別要提高局部強降雨、臺風、山洪、泥石流等預測預報水平。要強化重要堤防、重要設施防護,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加強巡堤查險,發現險情及時搶護,確保重要基礎設施安全。要全力搶險救援救災,對各類搶險救援力量,要統一調度、提前預置、快速出動、高效救援,努力將各類損失降到最低。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搶險救災工作,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避免疫情出現反彈。同時,要針對災害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著眼長遠,未雨綢繆,全面提高災害防御能力,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把重大工程建設、重要基礎設施補短板、城市內澇治理、加強防災備災體系和能力建設等納入“十四五”規劃中統籌考慮。
發揮好政治優勢,是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最重要的保障。關鍵時刻,既考驗我們對水患災害的防御能力,更考驗黨員干部的責任精神和擔當精神,必須強化責任意識,以戰時紀律落實防汛責任。中央組織部近日印發《關于在防汛救災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受災地區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受災地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守土盡責、奮力抗災,非受災地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心系災區、全力支援。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擔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主動擔當、敢打頭陣,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防汛救災的強大政治優勢,讓黨旗在防汛救災第一線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