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長征中能活下來的有多少人?紅軍戰士靠的是什么?圖的是什么呢?”這是習總書記在推動中部崛起工作座談會上一連問的三個問題。這三問,每一問都直指人心、發人深省,這是奮斗之問、信念之問,更是初心之問。大家都知道,中國共產黨從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起航,到如今發展成為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大黨;中國經濟可以從積貧積弱逐步邁向小康,十八大以來9000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靠的是什么?就是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
接下來大家一起思考三個問題,共同感悟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
初心是什么?初心就是本心,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建黨時的本心本意。在帶領人民奔小康的道路上,我們黨的初心就是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為了這個初心,280多萬脫貧干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大家還記得那個網紅白發脫貧干部嗎?他是如假包換的80后,卻已經是白發滿頭,讓人心疼!5+2”“白+黑”是常態,他們總是披星戴月為早日脫貧而努力工作。人民,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這正是共產黨人不忘的“初心”。
那么今天,為什么要強調初心?
首先,從歷史維度來說,踐行初心使命是黨一路走來的寶貴經驗;赝麣v史,我們黨的初心體現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中。21歲的鐘赤兵在婁山關戰斗中腿部負傷,在紅軍醫院沒有麻藥的情況下,靠砍柴刀和鋸子完成了三個多小時的截肢手術。手術后,鐘赤兵堅決不同意留下來養傷,硬是咬著牙堅持長征。這就是初心的力量。正是因為有這些黨員不忘初心,我們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才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曙光。
其次,從現實維度來說,踐行初心使命是黨解決自身存在突出問題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不忘初心,這與一些黨員干部忘了初心有關。所以,不忘初心是一種戒懼。就是要鄭重提醒全黨,要時刻牢記和重新理解黨因何而建、因何而立、因何而興等重大而基本的問題。在全黨對初心使命尋根問本之時,我們有必要重溫一下當年振聾發聵的“耿飚之問”。用之拷問一下,我們的初心還在么?
1991年,退休后的耿飚重返曾經戰斗過的隴東慶陽縣。一天晚飯后,他的住處外突然來了一群告狀的老百姓,訴說對一些干部的不滿,怎么勸都不肯走。耿飚深感痛心,于是召集當地干部開了個會。他心情沉重地講述了一件往事——50年前,他任副旅長的三八五旅駐扎在這里,一個戰士損害了當地群眾的利益,旅部決定槍斃他,一大群老百姓跪下為這個戰士求情。耿飚反復說明八路軍的軍紀,可老百姓一個也不起來,只得流淚接受了群眾的請求。故事說完后,耿飚激動地大聲問道:“現在我要問問今天在座的你們這些人,不管哪一個,如果犯了事,老百姓還會替你們求情嗎?敵人來了,老百姓還會掩護你們嗎?”下面聽得鴉雀無聲。
今天重溫這段故事,反思“耿飚之問”,值得深思和警醒。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做?應該如何去踐行我們的初心呢?
最后,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所以,踐行初心使命就要堅定信念跟黨走。我們常說,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鄧稼先將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獻給祖國,圖的是什么?那茫茫大漠戈壁,又耗去了錢學森他們多少人的青春幾許?袁隆平,90多歲的高齡騎著破自行車奔波田間地頭,他又分到了多少獎金紅利?疫情爆發以來,84歲的鐘南山院士掛帥出征,奮戰在一線;抗疫英雄張靜靜最終沒能再聽自己5歲的小女兒叫一聲媽媽……踐行初心使命,就要以這些黨員為榜樣,干事創業有作為,譜寫為民新篇章。
一切為了人民,是立黨的“初心”。習總書記在2019年的新年賀詞中說:我始終惦記著困難群眾。為了這份牽掛,他到中國最貧困的地方察民情、訪民苦。冒著綿綿細雨,他走進貧困戶馬科家中,詳細了解脫貧舉措落實情況;沿著山路乘車1個多小時,來到大灣村同大家一起盤算致富的方向。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這是總書記對黨員的要求,也是他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要求。踐行初心使命,就要心系群眾講擔當。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總書記指出,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只要我們黨永葆初心,一定會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帶領億萬群眾一起攜手奔小康!
(中共利津縣委黨校 丁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