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為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黨員干部更要永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政治本色。
一、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
(一)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在建國初期,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方針。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也對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作過重要論述。習近平表示,“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是我們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證。”因此,弘揚艱苦奮斗精神,保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對實現國家繁榮昌盛和長治久安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是條件艱苦情況下的要求,更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奮斗的永恒主題。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雖然,我國經濟總量擴大了,物質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普遍得到提高,但必須看到,我國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生產力不發達,發展不平衡,我國人民生活普遍還不富裕,國家建設支出還很多。形勢發展需要我們必須堅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方針,必須有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準備。
(三)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全社會具有引領和導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毛澤東是農民的兒子,深知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的道理。因此,他把“勤儉節約、反對浪費”作為“修身”之道;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做“齊家”的訓言;把“厲行節約、勤儉建國”作為“治國”的基本方針。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6年。同樣,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有一篇文章《周總理的睡衣》描寫的就是鄧穎超一針一線仔仔細細的給周總理補睡衣的故事,體現了周總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作風。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哲學家,早期中共創始人之一李大釗,人們對他的生活歸納成十六個字:“黃卷青燈,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時刻保持著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作風,正是我們黨的“節儉”之風,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擁護,凝聚了14億人民的力量,從而帶領著廣大人民群眾,攻堅克難,頑強進取,一步一步成就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
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 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一)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對糧食安全要保持清醒認識。中科院公布的一項從2013年至201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于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有報告顯示,日常生活中,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大型聚會浪費更是高達38%。不少居民在餐飲消費中片面追求“上檔次”,用餐往往“只點貴的,不選對的”。在婚喪嫁娶等聚餐活動中,“點得多、吃得少”依然大量存在,在一些單位、學校的食堂,食物浪費現象觸目驚心…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今年以來,洪澇災害對南方糧食主產區影響較大,部分地方面臨大范圍絕收、減產,隨著洪水逐漸退去,受災地區開始補種晚稻,一定程度上可恢復糧食生產。從全球視野來看,糧食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聯合國向全世界敲響了糧食危機的警鐘,在全球農業鏈條斷裂、許多國家限制出口、蝗災肆虐的多個因素影響之下,全球正遭遇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今年全球饑餓人數新增1.3億,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于饑餓狀態。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夏糧產量2856億斤,增產24.2億斤,增長0.9%,創歷史新高,夏糧再獲豐收,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基礎,也增加了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底氣。雖然我國擁有抵御全球性糧食危機的能力,但是不能掉以輕心。在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要增強節儉意識,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杜絕浪費糧食行為。
(二)黨員干部要做勤儉節約的“排頭兵”,以實際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士非儉無以養廉,非廉無以養德”。黨員干部作為“頂梁柱”“火車頭”更要能認清形勢,帶頭勤儉節約,以時不我待的勁頭,將習近平總書記的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批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帶頭增強反對浪費的政治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倡導節約光榮的文明風尚,積極爭做艱苦奮斗的表率、做勤儉節約的表率、做廉潔自律的表率,同時要讓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成為新時代下每個人民群眾,每個黨員干部自帶的一種底色,成為全國人民共同追求的高尚品質。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臺相關文件、開展“光盤行動”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同時,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存在,有關部門正在貫徹落實習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實施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社會深入推進制止餐飲浪費工作。
(三)堅決貫徹落實對制止餐飲浪費的重要指示精神,應該切實做到宣傳、管理、懲戒“三個到位”,推動制止餐飲浪費工作落到實處。
宣傳到位,才能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提高人們的節約意識,培養節約習慣離不開宣傳教育。一要加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宣傳,讓廣大群眾認清各種浪費現象及危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二要開展糧食安全的危機意識宣傳,讓廣大群眾明白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我國糧食安全的長期態勢是“緊平衡”特別是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糧食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必須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三要開展節約糧食和浪費糧食的正反典型宣傳,讓“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意識深入人管理到位,才能讓人們知道如何制止餐飲浪費。餐飲浪費涉及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場所,既有公共單位,也有個人家庭。要制止餐飲浪費,就要針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場所既要有共性的措施,也要有不同的管理辦法。不管是酒店,還是企事業單位食堂,抑或是家庭就餐都要倡導“光盤行動”。面對不同的就餐人群,就要推出差異化的制止浪費的辦法,比如,作為酒店,要制定清晰的菜量、飯量標準,建立“吃多少、點多少”告知制度和打包服務等制度,單位食堂要推出半份、小份飯菜服務,婚喪嫁娶要嚴格限制桌數和飯菜標準,等等,讓人們就餐時有標準可參考,從而有效避免浪費。
懲戒到位,才能在人們心中起到震懾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指示中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相信,在這一指示精神指導下,我國懲治浪費的法律體系必將進一步完善。實際上,2013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就有效遏制了奢侈浪費之風。因此,隨著相關懲治浪費法律的制定出臺,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嚴格執法,對于違規者要依法嚴懲。只有這樣,才能有力震懾餐飲浪費者。
這場制止餐飲浪費的戰役已經打響,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這場戰役中沒有局外人,我們都是主角,尤其是黨員干部要永葆勤儉節約的政治本色,聞令而動,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以實際行動當好愛糧節糧、杜絕浪費的模范,自覺當好“勤儉節約”的大力倡導者,讓浪費可恥、節約光榮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作者:濟南市國有林場工作站 陳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