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在新發展階段,面對形勢的復雜變化,領導干部必須肩負歷史使命,把握歷史大勢,切實提高科學應變力,積極應對并堅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步向前發展。
增強政治定力,做到以“不變”應“萬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的根本保證。我們要深刻認識到,越是形勢嚴峻復雜,越是矛盾風險挑戰增多,越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來領導和掌舵。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只要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切實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有了應對一切風險挑戰的“定海神針”。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在新時代,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它是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指南和行動遵循,是在偉大的社會實踐變革中應對風險挑戰的銳利武器,也是解決當代中國問題的“金鑰匙”。我們還要認識到,實現偉大復興只能靠自己、不能靠別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保持戰略自信、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心,堅持走獨立自主、自立自強之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不為一切困難所困、不為一切問題所擾、不為一切風險所阻,始終在前進的道路上做到“不管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遵循客觀規律,做到以“變”化“變”。在面對和處理各種復雜變化和矛盾時,我們必須看清事物的本質和特點,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做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準確識變是科學應變的前提和基礎。提高科學應變力,首先要提高認識世界、探求規律的本領,不斷增強預見性和洞察力,努力做到見微知著、明察秋毫。矛盾又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實踐也永無止境。因此,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一旦發現問題,就必須及時應對,否則就會喪失良機、釀成錯誤。此外,科學應變不能被動應付,而要主動求變。主動求變,就是迎難而上、主動出擊,就是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就是要狠抓落實、講求成效。因此,我們要不斷深化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主動適應形勢變化的要求,適時調整戰略戰術,努力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的結合中來審視把握形勢發展變化給我們帶來的風險與機遇。提高科學應變力,必須要增強戰略意識和宏觀思維,要善于觀大勢、謀大局,始終把各方面的工作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局中去定位,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思考,把現實問題放在長遠目標中去考量,把各種矛盾放在社會主要矛盾中去化解,從而使我們應對變化、處理問題、解決矛盾,始終服從服務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要求;使我們制定政策、促進改革、出臺措施,始終服從服務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目標。
弘揚勇于擔當精神,做到以“為”促“變”。領導干部唯有強化責任、勇于擔當、大膽作為,才能做到積極應變、堅決應變、不斷應變。首先,科學應變,敢于面對問題是關鍵。要深刻認識到,在邁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我們必須翻越一座座雪山和草地、跨過一道道“婁山關”和“臘子口”、突破重重“圍剿”和“封鎖”。因此,變化多、固守不行,風險多、懈怠不行,挑戰多、妥協不行,危機多、草率不行。必須堅持底線思維,樹立憂患意識,保持清醒頭腦,著眼負面后果,堅決防范各種重大風險,特別是有可能遲滯、阻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其次,科學應變,信心是基礎。要深刻認識到,只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我們就會煥發出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再次,應變必然就要斗爭。只有斗爭,才能掌握主動權,才能取得勝利。要深刻認識到,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執政環境,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發揚斗爭精神、煉成斗爭本領,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不斗則已、斗則必勝,確保一切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穩步前進。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廳局班學員,廣東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