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新發展理念是引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行動先導,決定著未來30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宏偉目標整個進程的發展觀、現代化觀。
在“十四五”開局第一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起步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在開年之初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深刻闡釋新發展理念,要求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要從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的視角來深刻把握新發展理念。這為我們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思想遵循、發展遵循和方法遵循。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首要的就是從根本宗旨上把握新發展理念,從更深層的思想根基上理解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個“根”和“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根本宗旨,我們黨在政治立場上才能永固堅定,價值導向上才不會須臾偏離;我們的發展目標才能始終從人民利益出發,不斷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們的發展模式才能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我們在發展道路上也才能不懼任何風險挑戰,趨利避害、行穩致遠。
我們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回答好為什么人發展、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新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全面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發展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導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踐證明:新發展理念是科學的思想引領,更是一個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系統的理論體系,是一個能夠回答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的重大創新。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列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中,就是要更好地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在我國社會主義從初級階段向更高階段邁進的歷史進程中,新發展理念要落地生根、變成普遍行動,關鍵在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關鍵在從根本宗旨上把握新發展理念。為此,各級領導干部就要在思想觀念上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解決好發展“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根本問題,從靈魂深處確立對新發展理念的自覺和自信;在目標規劃上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共同富裕方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制度安排上要彰顯社會公平正義,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實現路徑上就要把新發展理念落實落細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貫穿在黨領導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各級干部還要心懷“國之大者”,既要善于從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努力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行家里手,又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舉全民之力、匯全民之智集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力量。
心中始終裝著人民,發展理念堅如磐石,現代化發展就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