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編者按:初心映照使命,信仰凝聚力量。無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無一不沉淀著共產黨員的信仰。也正是他們的堅守與堅持,才成就了百年來的卓越與輝煌。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特別推出“信仰的力量”融媒體主題報道,并邀請理論專家撰寫系列文章,對“信仰的力量”進行理論解碼。
共產主義信仰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精神動力
王增福
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征程中,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始終是激勵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矢志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動力。中國共產黨人百年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信心,始終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動體現,同時也是我們黨實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史性飛躍的根本動力。在領導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中,毛澤東曾指出:“為了克服困難,戰勝敵人,建設新中國,共產黨必須擴大自己的組織,向著真誠革命、信仰黨的主義、擁護黨的政策、并愿意服從紀律、努力工作的廣大工人、農民和青年積極分子開門。”黨的崇高信仰是牢牢把握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本質內涵的總開關和關鍵樞紐,必須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高度,不斷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來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進一步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維度,系統回答了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堅持和樹立什么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為科學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展現其強大影響力和生命力作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因此,只有堅持不懈用黨的崇高理想信念武裝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思想和頭腦,在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動實踐中持續淬煉和升華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和理想信念,才能不斷增進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在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我們都要堅持不懈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人們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黨的崇高信仰既是過去革命精神的高度凝結,也是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的金鑰匙。這是因為,信仰是方向和靈魂,決定著黨和國家的發展方向和前途命運。黨和人民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和永恒初心,就必須將堅定的信仰與崇高的理想融入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才能繼續創造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引領下,黨和人民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發展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如果我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自己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國革命就搞不成功。”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是中國共產黨區別并優越于其他政治組織的最鮮明特色,也是我們深刻認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的精神內驅力。因此,只有以更大的決心和信心筑牢黨和人民理想信念的堅固堡壘,沖破各種消極落后思想觀念的障礙和藩籬,才能使黨和國家事業始終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創造了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偉大奇跡。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和堅定信念提升了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政治站位,拓展了黨和人民干事創業的理論視野,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更加強大、更具說服力的真理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時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共產黨是答卷人。黨和人民的崇高理想信念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著充分的歷史、理論和實踐依據。我們只有順應時代前進潮流,準確把握社會發展大勢,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中國與世界相結合的維度,不斷開創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新路徑新范式,才能擔當起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思想保障。“我們干事業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我們共產黨人的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來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的光輝歷程,其中起主導和支配作用的,始終是黨的崇高信仰和堅定信念。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加迫切和強烈,只有以黨的理想信念為引領,以黨的初心使命為宗旨,才能充分調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勝利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提供強大前進動力。
(作者:王增福,山東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