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huán)
作者:李雨燕《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24日06版)
歷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深刻把握歷史規(guī)律,順應歷史發(fā)展大勢,主動擔當作為,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推動歷史發(fā)展的精神狀態(tài),體現了黨的政治品格。一百多年來,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都能始終把握歷史主動、錨定奮斗目標,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行,究其根本在于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進入新時代,弘揚歷史主動精神依然要堅定人民立場。
人民立場是認清歷史規(guī)律、把握歷史主動的邏輯前提
認識歷史規(guī)律,順應歷史發(fā)展大勢是歷史主動精神蘊含的認識論前提。人民立場就是從人民的站位、人民的視角、人民的需要、人民的經驗去認識世界。人民立場具有利益廣泛性、歷史公正性、普遍實踐性等認識世界的優(yōu)勢,是最能準確把握客觀規(guī)律的立場,是最能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立場。
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為了民族的復興,竭盡心智,甚至付出鮮血和生命,但他們終究不能改變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方向和進程,不能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沒有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因而不能正確把握歷史的規(guī)律和方向,不能掌握歷史主動。毛澤東同志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為什么馬克思列寧主義會讓中國人的精神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恳驗轳R克思列寧主義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科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運行的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科學的理論,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繼承、堅守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才能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主動,在關鍵節(jié)點上作出正確抉擇、采取正確行動,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智者順勢而謀。”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變,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唯有站在人民立場上,才能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發(fā)展規(guī)律,科學分析我國發(fā)展階段、環(huán)境、條件變化,才能對當下局勢作出科學應對,對未來趨勢作出富有前瞻性的預判,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始終踏準時代節(jié)拍,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發(fā)展,把發(fā)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確保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zhàn)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
人民立場是擔當歷史責任、彰顯歷史主動的最大底氣
自覺擔當歷史責任,主動作為,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是歷史主動精神彰顯的實踐狀態(tài)。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除此,黨從來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正因為堅定站在人民立場,才會自覺為人民的利益擔當歷史責任,抓住歷史機遇,積極主動作為,彰顯歷史主動。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人勇擔歷史責任的不竭動力和最大底氣。
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黨的一百多年奮斗歷程是黨為了人民幸福和利益而擔當的歷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自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境地中挺身而出,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是為人民擔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一窮二白、滿目瘡痍的困頓中奮發(fā)圖強,“建立一個新世界”,是為人民擔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銳意進取、大膽創(chuàng)新,是為人民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其根本還是為實現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歷史擔當。中國共產黨是在為人民群眾的擔當中彰顯歷史主動的,人民是黨奮進的力量之源。
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發(fā)揚歷史主動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這為新時代發(fā)揚歷史主動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我國發(fā)展面臨新的戰(zhàn)略機遇、新的戰(zhàn)略任務、新的戰(zhàn)略階段、新的戰(zhàn)略要求、新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zhàn)、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更需要站在人民立場上,堅定不移抓歷史機遇、自覺擔當歷史責任,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贏得主動、贏得優(yōu)勢、贏得未來。
人民立場是凸顯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贏得歷史主動的堅實根基
恩格斯曾說,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yè),決定歷史發(fā)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能否真正贏得歷史主動,推動歷史進步,還要看能否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否將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如果站在狹隘的階級立場上,就會忽視人民群眾的作用,將歷史看成只是由少數英雄人物決定的,而人民群眾不過是消極、被動的“惰性物質”;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才能看到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看到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歷史發(fā)展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因而,人民立場是凸顯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實現歷史主動的堅實根基。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多年歷史是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的事業(yè)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歷史,也是人民群眾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被激發(fā)的歷史。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勇于犧牲,為黨和人民軍隊構筑起銅墻鐵壁,用智慧和汗水、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救亡圖存的壯美史詩;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斗,以“誓把山河重安排”“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克服重重困難,繪就了一幅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砥礪奮進,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巨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在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人民群眾用奮斗成就夢想,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弘揚歷史主動精神就是要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堅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激發(fā)蘊含于人民群眾之中的磅礴偉力,緊緊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
(作者:李雨燕,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