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元宇宙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各種新型經濟業態的興起,成為推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大力量,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網絡安全威脅與風險的加劇。面對數字經濟的安全風險挑戰,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著力夯實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為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數字經濟發展面臨的安全風險挑戰
數據是我國基礎性戰略資源,沒有數據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數據要素作為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核心引擎,數據安全已成為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議題。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逐漸成為新興戰略資源,對公共利益與國家安全產生巨大影響。另一方面,大數據技術促使數據應用場景和參與主體日益多樣化,數據安全的外延不斷擴展。經濟全球化推動世界各國經濟貿易與技術交流不斷擴大,大量數據日益頻繁地在全球范圍跨境流動?缇硵祿鲃右l的安全風險不僅影響商業利益獲取,也影響國家安全和國家競爭力。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保護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運行。一方面,隨著網絡信息系統交叉跨級、跨行業的發展演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更顯重要,傳統的安全理念和措施不再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網絡信息系統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加大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系統的結構復雜性和數據復雜性,這對重點業務的連續性和數據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的加密存儲等措施需要進一步加強。
對意識形態領域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互聯網日漸成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主戰場,各種思想文化、多元價值觀念在網絡空間激烈交鋒,給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認同帶來挑戰。“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是我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內在要求。
關鍵核心技術博弈的安全挑戰。信息產業是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其關鍵核心技術更是國之重器。當前,我國信息產業核心基礎能力有待加強,特別是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半導體、網絡安全等領域的技術突破,成為國際科技創新競爭的焦點,亟待在這些核心領域技術上實現創新突破。
推動數字經濟安全高效發展
建立科學系統的數字經濟發展安全體系。建立保障數字經濟安全發展的制度體系,分層次、分類別、分階段對數據收集與挖掘體系、產品結構體系、信息化交易體系進行規制。突出問題導向,在制度建設上要聚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網絡安全核心技術突破、數據安全管理和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壯大、國際網絡安全合作等方面,建立寬嚴適宜、放管得當的安全制度。
促進數據產業安全良性發展。數字經濟發展離不開數據這一新型生產要素推動,數據聚集為相關企業提供了發展基礎與工具。應加快制定數據產權法,區分不同數據主體類型,以人格權為保障前提,以數據價值貢獻為主要基礎,合理考慮數據生產成本及未來收益,確定數據要素的產權歸屬。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數據要素交易市場,明確數據要素定價的交易形態。同時,著重加強數據資產的安全保障。立足國情社情、行業定位,健全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加強對數據資產管理平臺關鍵技術的研究應用,降低數據安全風險。
持續提升我國網絡安全防護能力。首先,促進網絡安全信息共享。明確政府主管部門、科研機構、運營單位、設備廠商、安全企業等各方職責與義務,打破行業壁壘,加強對關鍵領域的態勢感知與通報預警,以共享研判風險、共享協同感知、共享強化預警。其次,建立網絡安全的聯合防御系統。建立跨部門、跨地域的聯動防御機制,充分結合機器學習、區塊鏈等智能化技術,形成全面分析風險、及時獲取威脅、協同研判處置的防御策略,提升網絡安全聯動防御的效率。最后,建立動態化的網絡安全攻防應急演練機制。搭建場景化的攻防模擬平臺,強化網絡安全預警和應急預案的部署,持續提升防護能力,積極應對復雜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攻擊。
加快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建設。數字經濟發展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的新動能,提高政府治理現代化的水平,實現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積極制定國家數字化發展中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產業規劃,加快發展以算力、網絡、存儲協同發展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尤其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建立網絡安全的多源感知系統,加強對政府部門、關鍵行業以及重點領域的動態感知,對重大風險提前識別、預先施策。
促進網絡安全創新體系建設。一是要以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突破口,逐步建立我國在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領域協同發展的生態體系。二是加強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發應用。完善技術手段規避網絡風險,加強重要領域密碼應用的新技術研發,以匿名、加密等技術途徑,著力提高信息系統的網絡安全技術防護能力。三是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多措并舉加強宣傳引導,加強對網絡安全法多維度、多層次的普及力度,提升公眾對App應用、移動支付、個人隱私等方面的安全保護意識,筑牢網絡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