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外開放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意見》。全省各級各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決策部署上來,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努力在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中展現更大作為、實現更大突破、取得更大成效。
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是我們必須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是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現實需要,也是贏得未來發展優勢的必然選擇。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主動服務國家開放大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面向全球搭平臺、育生態、培土壤,在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征程上,一步步走深走實。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對外開放面臨巨大挑戰,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壓力陡增。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變壓力為動力,堅定不移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越要以開放倒逼改革創新、倒逼動能轉換。全省上下一定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舉措,融入國內國際大循環,培育內引外聯大產業,構筑互聯互通大門戶,搭建先行先試大平臺,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為未來山東高質量發展拓展通道、奠定格局。
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必須辯證積極看待形勢,堅定信心決心。今天的山東,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合作的機遇越來越多,高質量發展道路越走越寬。隨著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在山東聚集疊加,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政策、資源、平臺優勢前所未有。當前,全球產業鏈重塑,正是產業迭代升級、區域彎道超車的“窗口期”。能不能育新機、開新局,取決于我們以什么樣的姿態抓改革、促開放,能不能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在更大空間轉換動能,能不能對接國際規則、形成制度環境優勢。只要我們能夠把手中那些具有“確定性”的因素找出來、用起來,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就一定能降低風險性,有效對沖“不確定性”,贏得主動權,拓展新局面。
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必須瞄準目標要求,聚焦重點領域,統籌做好改革開放各項工作。在《意見》中,省委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攬全局,聚焦推動外貿外資高質量發展、培育開放型產業鏈、暢通國際互聯互通大通道、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等十個方面,確定了44項重點任務,抓住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要害和關鍵。這是對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具體表達和豐富發展,更是對深化改革開放各項工作提出的更高標準和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緊密聯系實際,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特色,切實把各項改革開放政策舉措統籌起來,一體謀劃、協同推進,確保各項改革任務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全面提升本領,錘煉干部作風。以黨的領導為統領,統籌資源、整合力量、集成政策、形成合力,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領導干部要主動識變求變應變,凝心聚力抓好牽動性大項目、抓好開放源頭拓展、抓好開放生態營造,切實提高洞察形勢變化的能力、運用經貿規則的能力、研究用好政策的能力、資本運作的能力、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善于創新創造,以過硬作風抓好各項開放舉措的創造性落實。把落實開放舉措與推進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綁在一起,形成改革與開放的疊加效應,必將重塑山東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再立對外開放波瀾潮頭,再創山東高質量發展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