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李士環
11月9日,山東社科論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暨周公嘉禾文化研討會在寧陽舉行。本次論壇由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曲阜師范大學、泰安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寧陽縣委宣傳部承辦。山東省社科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周忠高,曲阜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夏云杰出席會議并講話。
周忠高在講話中指出,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家風建設關系家庭成員的健康成長,更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國家的繁榮發展。溫馨和睦的家風、血脈相連的親情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幸福家庭的基礎。這種家國情懷的優秀家風一直隨著中華文化的發展而不斷豐富著自身的時代內涵,又不斷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拓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圖譜,是我們向下扎根、向前邁進的重要基石,是我們凝聚親情、延續鄉情、共敘民族情的精神紐帶。
他強調,推動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要以本次會議為契機,認真研究傳統家風家訓的歷史傳承,不斷豐富新時代家風家訓的深刻內涵;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入闡釋傳統家風家訓的時代價值,扎實推動傳統家風家訓與現代文明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發展,做好優良家風家訓的弘揚與傳播,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大會主旨報告階段,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兼秘書長宮長為教授作了題為《談談周公治國理政的思想》的報告。他指出,周公所開創的禮樂文明,奠定了中國古代社會形態和歷史文明的基礎,是儒家文化的歷史源頭。嘉禾文化促進了傳統文化的進步,從根本上推動了華夏文明的進程,更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印刻上歷史的基因。周公嘉禾文化歸根到底是家國文化,其思想價值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家和文化,這是寧陽的文化特色之一,可作為當地核心的傳統文化資源進行發掘推廣。
深圳大學二級教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郭杰教授作了題為《孔孟“孝”論的歷史淵源和倫理內涵》的報告。他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深深植根于農業文明,在千百年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歷史風貌和民族特征。在社會倫理方面,“孝”的觀念居于根基性、核心性的重要地位,并進而輻射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他從倫理內涵、歷史淵源、當代意義三方面探討孔子、孟子關于“孝”的思想理論,認為孔孟“孝”論的倫理內涵在當今依然充滿了豐富的“抽象意義”,是留給后人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科學總結和合理繼承。
來自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200余與會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