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旭閣
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實現中國夢,就是要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每一個中國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一是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源源不斷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新征程上,要努力營造良好人才發展環境,強化職業教育辦學關鍵能力建設,培養更多一流人才,讓匠之能、工之巧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大展身手、大有作為。既要為各類人才提供鍛煉成才的機會,提供干事創業的平臺;又要注重從教學、科研、生產和經營一線中發現拔尖人才,并加以培養和任用。最關鍵的是在人才發展環境上持續優化,從體制機制、政策待遇、社會地位、生活環境等各方面不斷優化,讓更多人才脫穎而出。
二是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涉及十幾億人,走全靠要素驅動的老路難以為繼。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從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加強科教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讓創新創造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要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體系,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進一步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讓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矢志開展原始創新、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當黨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專家。加快推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創新創業,加強創業扶持、優化創業環境,建立返鄉青年創業人才庫,通過主動對接、上門服務、結對幫扶等方式,為返鄉青年創業提供針對性服務指導,落實好就業創業扶持政策,讓返鄉創業青年有更多獲得感。要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特別是要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三是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讓多樣化選擇、多元化成才成為美好現實。當今時代,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只有秉持終身學習的理念,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在學習中增長知識、錘煉品格,在工作中增長才干、練就本領,才能更有底氣和自信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貢獻國家。為此,要進一步完善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為全民終身學習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對于基礎教育來說,要著力實現優質均衡發展,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間的資源配置差距。對于高等教育來說,應把發展科技、培養人才、增強創新更好結合起來,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對于老年教育來說,應開放老年大學,開展靈活多樣的培訓活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同時,還應充分調動各種社會資源,發揮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文化館等公共資源的功能,依托社區開發多樣化課程,滿足社區居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此外,還應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提供有效支撐。
(作者:李旭閣,系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慶大學分中心研究員)
金融業與貨幣打交道,天然面臨著較高的道德風險、操作風險,必須始終堅持依法經營、合規操作,不能胡作非為、突破底線。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讓金融從業者真正秉承合規理念、強化合規意識、堅守合規經營底線。[詳細]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代表委員們表示,堅定信心、久久為功,教育高質量發展必將更加扎實穩健,教育強國建設步伐必將更加鏗鏘有力。[詳細]
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監管改革,是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面向未來,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平臺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監管規則的重塑,加強跨境金融監管合作,我們就一定能推動[詳細]
創新是推動金融業前行的動力,但創新必須以守正為前提,不能搞偽創新、亂創新,要緊緊圍繞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便利人民群眾推動創新。[詳細]
面向未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經濟和金融一盤棋思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就一定能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詳細]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才能在包容“不同”中尋求“共同”,在尊重“差異”中謀求“大同”。[詳細]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詳細]
穩健審慎,既汲取千年文脈精髓,又彰顯現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既是金融業內普遍認同的“鐵律”,也是推動金融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詳細]
新元肇啟,萬象更新。度過龍年春節假期,我們又開啟了新的奮斗之旅。站在新的起點,讓我們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歷年春節團拜會上鼓舞人心的話語,積蓄能量,帶著希望與信心,重新出發。[詳細]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把老一輩革命家共同開創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