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作者:劉 軍《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24日11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持自信自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堅持自信自立,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堅定信念,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創造歷史偉業的重要法寶,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實踐要求。
理論邏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堅定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自信自立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堅持自信自立,源于對“馬克思主義行”的深刻理解和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與人類思維的一般發展規律,為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毛澤東同志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馬克思主義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給中國共產黨人的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真理都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自信自立,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活的靈魂。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歷史發展是統一性和多樣性的辯證統一,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發展模式。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個國家和民族發展道路的多樣性。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自信自立,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充分體現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論。從近現代思想史看,馬克思主義自19世紀創立以來,始終牢牢占據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這是我們堅持自信自立的強大理論支撐。
堅持自信自立,源于對“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的深刻理解和堅定信念。馬克思主義是在“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宏大背景下,基于對人類歷史發展科學分析而提出的“總的指導原理”,只有與各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它的世界性和科學性才能在各民族的實踐中表現出來。中國共產黨人自信自立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是在堅持“兩個結合”基礎上的“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一方面,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另一方面,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而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沉淀和精神氣質鑄就的文化基因,歷經挫折而不屈,千錘百煉更堅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堅持自信自立,已經深深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其重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歷史邏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創造歷史偉業的重要法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中,歷來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和實踐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是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也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探索,沒有教科書和現成答案,靠的就是自信自立。
堅持自信自立,開辟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毛澤東同志指出,中華民族“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從中國實際出發,開辟了一條不同于蘇俄的中國革命道路,完成建國大業,中華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同志強調:“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堅持自信自立,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才走完的歷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踏上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要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堅持自信自立,科學社會主義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百年來,黨堅持自信自立,始終以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推進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良性互動。在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一系列獨創性經驗,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改革開放以來,黨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從我國發展新要求出發,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答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運而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以發展著的理論指導發展著的實踐,科學社會主義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世界范圍內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
堅持自信自立,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為人類社會而做的事情。”中國的發展,是屬于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近代以來,現代化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和目標。西方國家走向現代化的經驗是對人類發展的重要貢獻,但也存在諸多根本性弊端。現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我們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豐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和實踐,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為解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成為推動人類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
實踐邏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實踐要求
過去一百多年,黨帶領中國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我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堅持自信自立,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實踐要求和強大精神力量。
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新的貢獻”。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好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新時代中國之“的”,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呈現出更多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堅持自信自立,必須獨立自主,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堅持自信自立,最根本的就是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而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獨立自主探索出的一條新道路,充分體現了強大的歷史自信和歷史主動精神。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在事關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上有定力、有主見,不信邪、不怕壓,堅定不移沿著獨立自主的正確道路走下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對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應該秉持兼容并蓄的態度,虛心學習他人的好東西,在獨立自主的立場上把他人的好東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們自己的好東西,但決不能囫圇吞棗、決不能邯鄲學步”。
堅持自信自立,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堅決反對故步自封、不思進取。歷史虛無主義是歷史唯心主義在歷史領域的表現,是堅持自信自立的大敵。縱觀世界上各個民族的發展史,任何一個拋棄或者背叛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最終都迷失了前進方向,上演了歷史悲劇。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有助于我們在正確的歷史認知中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進一步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堅持自信自立,還要反對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漸陷入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狀態,而是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可能遇到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未雨綢繆,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繼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征程上譜寫新的時代華章、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作者:劉軍,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