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 拯
打通政策傳導的“最后一公里”,讓民營企業真切感受到國家想讓政策準確、快速落到企業身上的決心,做到以暖心筑牢信心
繼續營造有利于各類企業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真正為民營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微觀創新活力,在生產線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江蘇常州微億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檢測設備,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每小時可以檢測9000個產品;流水線上只見一片亮光閃爍,60套視覺探頭能夠精準捕捉零部件的細小瑕疵。數字化賦能讓效率提升約30倍。當地適度超前謀劃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使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獲得堅實支撐,也為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新設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數量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全國新設民營企業706.5萬戶,同比增長15.3%。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200萬戶,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占比達到92.3%。同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穩步回升,中國市場的機遇依然吸引著全球投資者。經營主體數量增加、活力奔涌,展現出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與活力。
深入觀察,前三季度新設民營企業結構更加優化,體現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民營企業均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中部和西部地區新設民營企業同比增長更快,體現著區域發展更加均衡;第一、二、三產業新設民營企業分別為28.4萬戶、111.6萬戶、566.5萬戶,第三產業占比超過八成,印證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新設“四新”經濟民營企業300.4萬戶,占同期新設企業總量的四成,展現著新經濟新業態的強勁態勢。數量更多、質量更高、成色更足,更加貼近民生、占據科技前沿,新設民營企業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旺盛活力,提升了經濟恢復向好態勢的內生動力。
新設民營企業量質齊升,離不開更加肥沃的民營經濟發展土壤。今年以來,從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再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系列措施,頂層設計、機構設置、具體政策等多管齊下,形成了共促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也要看到,當前國內需求仍顯不足,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民營企業面臨的不少發展難題仍待破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在民營企業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政策千萬條,落地第一條。要以更加務實的舉措將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真正為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打通政策傳導的“最后一公里”,讓民營企業真切感受到國家想讓政策準確、快速落到企業身上的決心,做到以暖心筑牢信心。
為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需要各地區各部門直擊企業痛點,創新方式方法。有這樣一個案例值得參考。浙江嘉興桐鄉經濟開發區,近百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集聚。從事汽車裝備生產的雙環傳動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經常跑到數百公里之外甚至更遠的地方去訂購包裝箱。殊不知,隔著兩條街的浙江正基塑業股份有限公司,就生產這種產品。當地有關部門深調研、摸實情,及時牽線搭橋,雙方一拍即合,降本增效立竿見影。當地還舉一反三,搭建起產業鏈互助平臺,信息實時播發,上下游企業自主“配對”,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企業的實際困難各不相同,需要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有關部門不妨以點帶面,從個性問題中找共性難題,由典型案例推導普遍方法,就可以把具體經驗機制化、體系化,為解決民營經濟的一類問題提供整體思路和長效機制,從而進一步培厚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土壤。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繼續營造有利于各類企業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真正為民營企業發展排憂解難,就能促進企業預期轉好、市場活力提升,為經濟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微觀基礎。
越是問題復雜、任務重大,越要以穩謀進、以進固穩。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推進金融事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我們信心十足,步履堅定。[詳細]
我們要以回答文化法治建設中的實踐問題為文化法學建設的根本任務,從實踐問題中找到理論創新的突破點、學術發展的生長點,不斷拓展文化法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詳細]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繼續開辟文化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空間,夯實文化法學的話語體系根基,結合文化法治建設實踐進行話語構建,努力把我們的思想理論優勢真正轉化為法學話語體系優勢。[詳細]
我們要以回答文化法治建設中的實踐問題為文化法學建設的根本任務,從實踐問題中找到理論創新的突破點、學術發展的生長點,不斷拓展文化法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詳細]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繼續開辟文化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空間,夯實文化法學的話語體系根基,結合文化法治建設實踐進行話語構建,努力把我們的思想理論優勢真正轉化為法學話語體系優勢。[詳細]
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當下與長遠,繼續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推動金融機構體系在規模、結構、區域布局上更加合理,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將在深化改革中加快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必將釋放更強勁的動能。[詳細]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著力提升產業體系韌性,夯實新發展格局的基礎,牢牢掌握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詳細]
瞄準市場需求,葆有前瞻眼光,協調好企業、產業鏈、產業群的關系,實現政策協同發力,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制造業轉型升級必將活力無限、潛力無窮。[詳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始終秉承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疫情防控全過程,注重科研攻關和防控實踐相協同,助力分區分級、科學精準防控。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放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局中統籌推進,放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統籌[詳細]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面對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堅定理想信念,激揚“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風雨無阻向前行,就一定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不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