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作者:吳珍《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03日06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一個標志性指標。2015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北疆眾多師團積極響應號召,投身這場決戰之中。以第十二師托管第十四師47團為例,第十二師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和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認真落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兵團黨委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的工作部署,舉全師之力,采取以團對連、定點幫扶、精準扶貧等措施,使47團脫貧摘帽、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定點幫扶,壓實了扶貧和經濟發展責任。第十二師針對47團各連隊實際,以團對連、高規格結對幫扶,分別由104團、221團、222團、天潤乳業、西山農場、三坪農場、農科所等單位,與47團的1連、3連、4連、5連、8連等結對幫扶,明確幫扶任務,強化脫貧責任,細化考核指標,全面壓實幫扶工作責任,充分發揮第十二師北疆團場在幫扶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使本團場本單位經濟社會發展與幫扶工作同謀劃、同部署,促進47團各連隊經濟發展,確保連隊職工群眾“兩不愁三保障”。
定點幫扶,幫扶單位各顯神通。第十二師的北疆團場在農業技術、畜禽養殖、特色產業上有獨特優勢,幫扶團場發揮各自優勢、各顯神通,促進47團貧困戶和邊緣戶增產增收。如221團向47團3連提供嫁接西瓜育苗資金,派出嫁接西瓜育苗技術人員,傳授育苗關鍵技術,全程指導西瓜種植管理。天潤乳業向47團5連贈送50頭小牛犢,加大畜牧養殖、疫病防控的技術指導。222團免費為47團5連的職工家庭發放雞苗、送去鵝苗,發展林下經濟。三坪農場幫扶47團8連,科學測量水土基礎數據,因地制宜幫助當地職工群眾發展蔬菜大棚,種植辣椒、黃瓜、葫蘆瓜、豆角等。農科所圍繞“科技引領、服務到戶、脫貧致富”的目標,采取以項目帶動、以技術為支撐的對口援助模式,轉變連隊職工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的思想觀念,強化科技致富、發展果蔬產業,示范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設施滴管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綜合防治、熊蜂授粉、土壤鹽漬化生物菌肥改良技術。團場幫扶方式已經從以往的給錢、給物、慰問、救助,發展為產業幫扶、產業引領,增強了當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變輸血為造血,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多元增收。
定點幫扶,增強群眾獲得感。對于建檔立卡貧困戶,區分不同情況,因戶施策、精準脫貧。有的協調環衛、保潔、護林等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有的提供保障性住房,有的開展“金秋助學”活動,有的進行技能培訓,有的喪失勞動能力全部納入低保范圍。為鞏固經濟發展成果,建立完善經濟發展機制,動態監測,跟蹤掌握情況,精準管理和精準幫扶。精準幫扶、因人施策,使貧困群眾、弱勢群體共享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作者:吳珍,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黨校副校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