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編者按:
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意見》。為推進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把全省各級各部門單位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決策部署上來,中共山東省委講師團、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學習強國”山東學習平臺聯合推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系列訪談,加強對全會精神的學習和宣傳,推動山東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取得更大突破和成效。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系列訪談②|孔憲香:建設科技創新合作高地 贏取國際競爭新優勢
科技創新是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根本動力,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全方位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因此,我省提出建設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是更快提升山東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山東科技強省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實現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發展,贏取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關鍵舉措。
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是占據世界科技前沿制高點的必由之路。目前,我省科技創新大而不強,在國際上處于“領跑”地位的科技成果很少。只有積極開展國際創新合作,特別是與創新能力強的國家的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積極合作和交流,引進和使用世界一流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才能更好地把握世界科技創新趨勢,了解并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進行戰略布局,從而占據世界科技前沿制高點,增強科技競爭力。
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是推動山東制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提升國際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山東制造業大多處于產業鏈的中低端,多數企業都處于加工制造環節,缺少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通過開展科技創新合作,充分調動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創新積極性,有效利用國內和國外的創新資源,能夠較快地增強我省的科技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實施品牌戰略,推動制造業由生產型向服務型轉變,提高產業附加值,促使制造業價值鏈向前后高端延伸,實現制造業發展的高端化,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山東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與交流。特別重視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科技合作交流,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絲綢之路”高科技園區聯盟,搭建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邊合作交流的平臺。如與以色列建立科技合作專項;與俄羅斯、烏克蘭、印度等國在對方優勢領域的技術合作與人才交流;與中亞五國進行農業方面的科技合作等。與日本、韓國在科技合作平臺建設、項目、人才交流等方面也開展了多方位合作。我省的科技創新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7年的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授予海因茨·羅爾夫·斯托克、威廉·馬迪亞斯·溫迪施、沙克·阿爾扎地等3人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建設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山東將不斷改革創新,更加積極地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與交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競爭力,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也為我國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貢獻山東力量。
作者:孔憲香 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