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編者按: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意見》。為推進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把全省各級各部門單位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決策部署上來,中共山東省委講師團、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學習強國”山東學習平臺聯合推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系列訪談,加強對全會精神的學習和宣傳,推動山東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取得更大突破和成效。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系列訪談④|丁兆慶:做好“五新”文章 打造開放新高地
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意見》,這是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吹響了山東對外開放再上新臺階的沖鋒號角。當前,受全球金融危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趨勢不斷顯現,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受到嚴重威脅和沖擊。面對新形勢和新挑戰,我們要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努力構建現代開放體系,提升開放發展能力和水平,為山東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具體而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就是要順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著力做好“五新”文章。
一是貫徹開放發展新理念。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二是構建開放發展新體制。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推進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完善外商投資監管體系。建立促進“走出去”戰略的新體制,實施走出去國家戰略,加強統籌謀劃和指導,從制度上進一步推進境外投資便利化。構建外貿可持續發展機制,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實施質量效益導向型的外貿政策,健全貿易摩擦應對機制。
三是形成開放發展新布局。區分不同區域的開放特點,分類施策。完善內陸開放新機制,培育開放新支點,打造沿海開放新高地,開創與港澳臺合作新局面。繼續實施統籌區域發展戰略,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推動對內對外雙向開放,提升內陸開放發展水平,形成“陸海內外聯動 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
四是培育開放發展新優勢。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和拓展山東開放發展的傳統優勢,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以創新驅動為導向,以質量效益為核心,全面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開放型經濟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從成本優勢向以人才、資本、技術、服務、品牌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
五是營造開放發展新環境。不斷提升山東經濟管理工作規范化、法制化水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要按照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要求,依法管理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努力打造專業、高效、簡單、透明的營商環境,把更多優質企業引進來、留得住、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