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8月14日,由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山東財經大學主辦,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承辦的山東社科智庫沙龍專家咨詢研討活動在濟南舉行。本期沙龍聚焦山東省優化法治環境與深化營商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組織省內外知名專家開展調查研究和學術研討,力求找到山東省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可行路徑,是山東社科智庫沙龍重大調研咨詢項目系列活動之一。山東省社科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一級巡視員周忠高主持沙龍,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冰出席沙龍并發言。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法規處處長楊振華,河海大學教授、蘇南經濟研究所所長田澤,山東財經大學教授方慧,濟南大學教授朱孔來,山東師范大學教授馬宗國、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綜合處二級調研員劉新航等專家學者擔任沙龍嘉賓。各位專家結合我省實際,就山東省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以及持續優化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的路徑對策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大眾網、齊魯網、齊魯壹點等媒體共計30余人參加了本次沙龍。
周忠高
周忠高介紹了山東社科智庫沙龍學術品牌以及山東社科智庫沙龍調研咨詢項目的有關情況,并對沙龍作了總結。山東社科智庫沙龍是省社科聯九大工作品牌之一,也是最“年輕”的品牌。該平臺更加注重為現實服務的便捷化和為決策服務的精準度,有利于拉近專家隊伍與決策管理的距離,縮短了從理論研究到觀點應用的路程。今年,省社科聯在單純通過舉辦沙龍推出對策建議的基礎上,設立了山東社科智庫沙龍調研咨詢項目,更加強調學術成果過程管理,總共有35個項目正式立項,本次沙龍活動是調研咨詢項目設立以來的首次亮相。周忠高指出,各位專家發言精彩紛呈、見解獨到,研討咨詢會達到了預期效果,取得了圓滿成功。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建設作為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點領域,是我省必須常抓不懈、奮勇爭先的工作重點,哲學社會科學界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時刻關注我省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發展,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更加注重基礎理論向現實問題研究的積極轉化,形成更多高水平、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在重大理論工程建設中發出山東最強音。今后,山東社科智庫沙龍將組織開展更多形式、更廣范圍的交流討論活動,在更多領域建言獻策,擦亮社科智庫沙龍品牌。
劉冰院長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優化,將其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點任務持續加力推進。山東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各項部署,高質量推進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建設的各項任務,各項工作取得顯著進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持久攻堅的“難改、難優”問題。我省應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以法治環境優化作為營商環境市場化、國際化的制度支撐和根本基礎,突出強化體制環境、法治環境、文化環境、工作機制環境、政務生態環境和國際環境“六個環境”建設,打造“營商環境看山東”的靚麗名片。
楊振華處長指出,營商環境建設是優化企業成長發展土壤,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不斷強化政策頂層設計和監督考核,全省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但在公平性競爭環境、要素可獲得性環境、政府服務意識等方面還存在較多短板,下一步應圍繞重點問題持續加大改革力度,夯實營商環境法律法規的制度性基礎。
田澤教授梳理了近年來江蘇省優化民營經濟營商環境的創新做法和先進經驗,介紹了江蘇省的雙輪驅動戰略、民營企業聯系會議制度、“正負面清單”、民營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等改革舉措。
方慧教授從穩外資營商環境的角度,通過省級層面和市級層面的比較,指出我省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律環境、人文環境與南方發達省份還存在明顯差距。我省應挖掘儒家文化和齊文化優秀基因,立足自身比較優勢,制定符合省情實際、滿足企業需求的營商環境建設特色舉措,并加強政策落實。
朱孔來教授從社會治理角度,針對營商環境的堵點痛點問題,建議統籌推進法治環境、優化政策、誠信體系、懲戒機制、社會治理、社會合作機制、第三方評估等領域的改革建設,調動全社會力量加強營商環境的綜合治理。
馬宗國教授從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支撐“雙循環”戰略的角度,介紹了二者的內涵和互相作用關系,并建議突出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持續加強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助力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劉新航調研員從優化市場監管營商環境的角度,介紹了我省“證照分離”“多證合一”“證照聯辦”“一次辦好”、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推行電子營業執照等商事制度改革,以及“雙隨機、一公開”、涉企信息歸集公示等信用監管改革的進展情況,并提出了優化市場監管營商環境的總體思路。
本次沙龍在優化法治環境與深化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形成了許多共識和可行建議,為下一步深化課題研究、形成決策建議奠定了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