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張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回望來時路,我們黨一切奮斗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展望新征程,我們要繼續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心系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到“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從“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到“向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亮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黨的百年歷史充分證明,只有站穩人民立場,始終同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才能贏得民心、贏得時代,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沖鋒陷陣、忘我奉獻,始終牢記黨的初心使命,為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奮斗。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始終牢記初心使命,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斷造福人民。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回顧百年歷史,人民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聽黨話、跟黨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堅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要用好黨的群眾路線這個傳家寶,拜人民為師,甘當小學生,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不斷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起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論是“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還是“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都彰顯了我們黨促進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的堅定決心。我們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自覺主動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治安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不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戰略與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層面上,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集成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法治[詳細]
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法治思想展現出科學縝密的邏輯架構,實現了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習近平法治思想以馬克[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進行偉大斗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勇于戰勝一[詳細]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歷經百年接續奮斗,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我國[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一百年來,[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詳細]
在中國古代歷朝所修的正史中,唐朝初年所修八史即《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以及《晉書》《南史》《北史》和元朝后期所修《遼史》《金史》《宋史》,是在朝廷主持下的兩次大規模修史活動,其修撰所得共十一部正史,近于今日所見“二十四史”的半數。[詳細]
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要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我們要堅持學史力行,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攻堅克難、擔當作為、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開拓進取、力行不輟,用苦干實[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強調:“要在錘煉黨性上力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發揚黨的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胸懷‘國之大者’,始終用黨性原則修身律己,切實以堅強黨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