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作者:羅智剛《光明日報》( 2023年01月10日02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對人才和科技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揭榜掛帥”旨在針對科研技術難題,調動全社會智力潛能,以最快速度找到方案并破解難題。廣泛實施“揭榜掛帥”,有助于培育大批創新人才、激發全社會創新動能,更好推動落實“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
強化“揭榜掛帥”的認識把握。認識是行動的先導。有全面清晰準確的認識,才能聚精會神付諸實踐。通過“揭榜掛帥”,營造各展所長、良性互動、整合資源的創新環境,讓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從“實驗室”走上“經濟場”,源源不斷地提供方案、解決難題、轉化落地、帶動產業、振興經濟,讓創新創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探索“揭榜掛帥”的有效模式。國內外“揭榜掛帥”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政府主導,二是政企合作,三是企業之間實施。任意一種模式都有其比較優勢。政府主導,可提供政策支持、激勵補助、服務保障,調動揭榜方積極性,傳導新風向;政企合作,政府可及時與企業對接,瞄準產業發展難點,促進產學研結合,提升科技成果轉化速度;企業實施,發榜方即需求方,具有張榜快捷、靈活多元等優勢。無論哪一種模式,都需要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領軍人才廣泛參與,整合最大資源,發揮最大優勢,推動創新鏈、技術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突出“揭榜掛帥”的實踐應用。“四個面向”聚焦實踐應用。揭榜精英應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佼佼者,既要有專注專心的科研精神,又要有擔當作為的熾熱情懷。鼓勵用寬闊視野、深邃眼光、超前理念和高超水平,解決事關長遠發展和當前拼經濟搞建設的重點難點,助力創新發展升級。更大力度弘揚創新精神、拼搏精神,深化與高校、院所、企業的密切合作,推動經濟社會的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做創新發展的引領者、開拓者。
聚焦“揭榜掛帥”的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實現“從0到1”原創性突破的源頭,“揭榜掛帥”本身釋放的是開放、合作、創新的信號。定榜任務,聚焦重大難題、技術短板、市場需求,把這些任務和技術的攻關上升為一種理念、制度、模式的創新,再總結經驗、探尋規律,這是“揭榜掛帥”更深層次的意義和價值。張榜公示,創新主體競賽,英雄不論出身、資歷,只論實力、能力,由此激發更多基礎研究活力,破除制度障礙、思想桎梏,跨組織、跨區域尋求基礎研究資源的最優組合,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
健全“揭榜掛帥”的體制機制。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揭榜方、攻堅隊有別于傳統的研究機構和工作部門。建立鼓勵全面創新的新體制,可以將各級各類原始創新、技術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企業孵化、產業集群等有機結合,實施更豐富、更多樣的創新模式和科研體制。建立調動全社會參與的新機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帶動研發經費的增長和有效使用。誰能干就讓誰干,政府搭臺、社會參與,培育更多有能力“揭榜”的社會英雄,讓“掛帥”的英雄擁有充沛的資源潛心研究,幫助他們在核心技術和重大項目上實現關鍵突破。
(作者:羅智剛,系四川省委組織部高端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