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8qymc"></strike>
    <strike id="8qymc"><s id="8qymc"></s></strike>
    <samp id="8qymc"><tbody id="8qymc"></tbody></samp>
  • <samp id="8qymc"><tbody id="8qymc"></tbody></samp>
  • <strike id="8qymc"></strike>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建設性新聞五維價值平議

    2021-11-15  來源: 《學習與探索》 作者: 王成 王建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建設性新聞五維價值平議

      王成 王建國

     。ㄉ綎|大學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濟南 250100)

      [摘要]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民族政策演化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當下,中華民族正處于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這更需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人心、匯集力量,共同團結奮斗。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媒體格局、傳播形態等發生劇烈變化,社交媒體日益發達,互聯網成為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源自西方新媒體條件下的建設性新聞理念為新形勢之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視角。這種新聞理念淡化沖突和矛盾,著眼于解決問題,運用積極心理學等理論,引導公眾參與到新聞事實變動之中,讓矛盾向著事物好的一面發展。在中國話語體系下,踐行好建設性新聞理念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建設性新聞 認同 共識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直對民族問題極為重視。從創始之初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到新時期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再到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共產黨民族理論日臻豐富成熟。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時代之音,更是百年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最新理論指南。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指出,回顧黨的百年歷程,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理念,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積累了把握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寶貴經驗,形成了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他強調,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已在多個場合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他還強調要注重互聯網條件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構筑工作。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要牢牢把握輿論主動權和主導權,讓互聯網成為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绷暯娇倳浀倪@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我們在互聯網時代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目前,隨著互聯網深度介入社會生活,信息傳播、交往交流等社會運行模式發生根本性變革,網絡空間成為意識形態較量的主陣地。在這種背景之下,積極探索新的新聞范式,牢牢把握輿論的主動權和主導權,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最大增量。

      源于西方的建設性新聞理念是互聯網時代新聞實踐的一種新探索,這種新聞理念淡化沖突和矛盾,著眼于解決問題,以積極的心態引導公眾參與到新聞事實的變動中,使沖突和矛盾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從本質上來講,建設性新聞報道理念是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相契合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領導和從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中形成的關于新聞傳播活動規律總的看法和觀點。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強調“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等原則。即使帶有批評報道指向的輿論監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也強調其建設性,要著眼于問題的解決,推動社會進步。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新聞宣傳工作要“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同時加強輿論監督。”他還指出:“輿論監督的出發點應該是積極的、建設性的。”建設性新聞這一理念引入我國后,引發了業界和學界的研究興趣,并在新聞實踐中進行多方面的探索。近幾年來,建設性新聞在主流議題建構、增進認同凝聚共識,以及推動問題解決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當下,研究和踐行好建設性新聞理念,形成建設性新聞中國話語體系,對于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著重要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一、建設性新聞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新的驅動力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對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漢族占據大多數,其他少數民族在幾千年歷史發展中與漢族一起創造了中華文明,成為一體中的多元,共同構筑了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在近代與西方列強的對抗中,中華民族又經民族覺醒成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帶領漢族和各少數民族共同締造了新中國,實現了從文化民族到國家民族的徹底轉換。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理論。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到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的民族理論和政策不斷進步和完善。在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除中國各民族主動交匯相融的內在驅動力之外,還需要新的外部驅動力。

      費孝通先生認為,“在中華民族的統一體之中存在著多層次的多元格局。各個層次的多元關系又存在著分分合合動態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種情狀。”要使這些情狀,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就需要一個外部驅動力。從整體上來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與鑄牢是一個漸進的建設性過程。在這一進程中,具有建設性的精確的輿論引導至關重要,這種輿論引導力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驅動力。建設性新聞理念的產生,為這種輿論引導力的提升提供了一種新選擇。在實踐層面,建設性新聞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路徑不謀而合。建設性新聞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興起的一種新報道理念和新聞實踐,它強調媒體報道社會問題時,致力于尋求并建立一套可以付諸行動的解決方案,引導公眾參與到社會治理之中去,從而激發公眾通過媒體參與,與政府形成合力,解決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建設性新聞是社會治理的一種方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社會治理、民族事務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新時代,充分發揮建設性新聞的積極作用可以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一種新的驅動力。

      在以往,我們民族政策和大政方針的普及推廣主要依賴官方媒體單一的宣傳,忽視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信息獲取表現為多渠道、多樣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得到強化,人們不再滿足于以前的新聞報道模式。特別是進入網絡社會后,社交媒體勃然興起,人與媒體間的互動交流成為一種新常態。建設性新聞理念本身強調互動性,主張公眾參與到新聞報道進程之中,共同尋求問題解決方案。建設性新聞的開放性、互動性,正適應了人們獲知信息的需求。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踐行建設性新聞理念可以充分調動各民族的積極性、互動性,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建設性是建設性新聞理念的一個鮮明特征。培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要以建設性的態度促進“分分合合動態以及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種情狀”凝聚共識,形成政治認同。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遍布各個民族的自媒體會更加繁盛,多元訴求將更為凸顯。在網絡時代及時回應涉及民族間的熱點話題,成為政府社會治理的必備能力。在具體實踐上,主流媒體要踐行建設性新聞理念,針對民族熱點問題,設置相關議程,吸引多方參與,甚至吸引更多的自媒體參加議程設置報道之中,共同解決問題。在新聞報道的進程中,增進情感認同,匯聚共識力量,激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驅動力,結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統一戰線。事實上,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歷程中已經積累了這方面的豐富經驗。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充分發揮統一戰線這個法寶,組織了新聞界的統一戰線,團結各種進步力量,為中華民族的鼓與呼,為中國革命的深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具有建設性的輿論支持。在新媒體時代,中國共產黨更應發揚這個優良傳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建設性新聞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升公眾參與力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是一個多方參與、多元互動的過程,是各民族在生產、生活、交往中對文化、情感歸屬等價值趨同的一種意識反映。從歷史上來看,在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民族自然流動,還是戰爭,民族間的相互交往、共同參與起到了關鍵作用。中華民族在自然孕育和早期的發展中,民族流動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的主渠道。漢族在中原地區形成之后,其影響力開始向周圍的其他民族輻射。同時,日益強大起來的少數民族也開始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種民族間影響力的擴散,除正常的民族流動外,戰爭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歷史上,各個民族政權間的爭戰,客觀上也促進了民族間的大混雜、大融合。最終,各個民族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和廣袤疆域,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格局。在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需要各民族參與其中,加強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建設性新聞則在這方面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公眾參與渠道。

      建設性新聞是新媒體傳播生態環境下的一種新聞報道理念的實踐探索,它強調公眾參與到新聞產品的制作中來,在多元參與的過程中促進事物或矛盾向積極的方面發展。同時,建設性新聞報道范式是多元的、互動的,它為公眾參與社會治理提供了一個便捷且權威的渠道。在傳統新聞報道中,媒體與記者往往是獨立于公眾客觀地報道新聞事實。這種新聞報道理念雖然保證了新聞的客觀性和媒體的中立原則,但與公眾拉開了一定距離,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公眾參與問題的解決、矛盾的化解。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社交媒體大量涌現,傳統新聞報道方式與公眾的黏性日益處于一種脫軌狀態,公眾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多地從主流媒體轉向社交媒體,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受到很大沖擊。同時,社交媒體傳播的信息繁多雜亂,且真偽難辨,容易誤導公眾,影響政治進程。在網絡社會,重塑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必須遵循網絡時代的傳播規律,把握好即時性、互動性、參與性的特點。在這種情形之下,建設性新聞為重塑傳統主流媒體的影響提供了一種新選擇。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傳統主流媒體要充分利用自身渠道引導公眾參與探討問題的解決,在參與過程中,形成行動方案,引導問題和矛盾朝著積極方面發展,最終各方形成價值共識。

      此外,建設性新聞在消弭分歧中也有著特殊的作用。胡百精認為,“建設性新聞的‘建設性’‘積極’即促成公共協商、達及多元共識的主動性和可能性。”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實現這種達成多元共識的主動性和可能性,就要踐行好建設性新聞理念,吸引多個民族共同參與。中華民族是眾多民族交融匯聚而成的共同體,是一體多元。在中華民族形成的進程中,存在不同文化和價值等方面的沖突。在現今,民族間的文化和價值分歧仍然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在培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在網上也有雜音和噪音。解決這些現實問題,就得給各方提供一個相互溝通、相互參與的互動渠道。因此,主流媒體要主動開展議程設置,運用建設性新聞理念,引導多方積極參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議程設置的報道之中,促成新聞事實的公開討論,增進各方的理解與共識,這些沖突、雜音,甚至噪聲,經過協商、磨合、交融,最終凝聚成中華民族的共有價值,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發揮渠道作用。在中國共產黨百年的新聞實踐中,中國共產黨的幾代領導人,都“認真總結自己運用報刊及其他各種新聞媒介指導戰爭、指導政權建設、指導社會主義革命與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新聞實踐與經驗仍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借鑒指導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型主流媒體,要充分發揚黨的百年歷程中優良的新聞傳統,賦予建設性新聞新的價值,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有效抵御各種極端、分裂思想的滲透顛覆。

      三、建設性新聞有助于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力

      建設性新聞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而問題的解決多是在協商包容中實現的,包容性構成了建設性新聞的一大特征。本質上來看,建設性新聞的包容性是一種多元包容。在網絡時代,眾聲喧嘩,多元參與,成為以信息技術為驅動的傳播生態下的新景象。建設性新聞在這種輿論格局下要促成問題沖突朝著好的方面發展,必須關切各方訴求,包容多元文化,這樣才能達成多元共識。在建設性新聞報道進程中,包容性缺失,會造成協商過程中的堵點,從而影響到整個新聞進程,讓問題和矛盾的解決陷入停止狀態,而多元包容則容易達成共識,形成凝聚力。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在的實體,在我國已經有上千的歷史,其孕育發展的過程也是多元文化包容的過程。事實上,不僅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是這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形塑也類似。“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的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痹谫M孝通先生看來,中華民族這個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還有它的特色。中華民族形成的早期,先是在黃河中游地區形成了一個被稱為華夏的核心,這個核心是由若干民族集團匯集和融合成的。之后,周圍的異族被吸收進入這個核心。“它在擁有黃河和長江中下游的東亞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稱為漢族。漢族繼續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壯大,而且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構成起著凝聚和聯系作用的網絡,奠定了以這個疆域內許多民族聯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的基礎,成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過民族自覺而稱為中華民族!睆闹腥A民族形成的歷史進程來看,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就是多元融合發展的過程,多民族文化在相互吸引、交融中內化為獨特的中華文化。從這一點上來看,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形成特點與建設性新聞的多元包容性特征也有很大的相通之處。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有多元包容相通性的建設性新聞更容易讓民族間的新聞敘事形成內心共識,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力。

      建設性新聞所具有特質與中華傳統文化也具有相同之處。周然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以強調實用理性的儒家文化為主干,崇尚以和為美、以和為貴,建功立業、濟世安民,其基本精神乃是建設性的。”在中華文化中,“和合”思想是精髓,它主張“君子和而不同”“禮為用,和為貴”“合生萬物”等理念。在中華民族孕育、生成和發展過程中,“和合”思想對于各民族間的交流融合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各民族文化也在這一進程中內化為中華文化的共有價值。從現今來看,這種各民族文化的共有價值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從這個層面上說,它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基礎。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秉承“和合”思想仍有著時代的價值!昂秃稀彼枷胫匾晠f調調節,主張在互動的主體間性中,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合”的狀態。從這里來看,“和合”思想與建設性新聞理念有著共同的文化通性,建設性新聞的最終目標也是向“和”的方面發展。

      秉承“和合”思想,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踐行建設性新聞理念,要著眼于民族新聞報道的社會價值構建。民族新聞是關于本民族、民族間的最新事實變動的報道。從狹義上來講,民族新聞是指與本民族相關的一切信息傳播活動。它主要是強調本民族的社會狀態、經濟發展以及文化心理等方面特質。而廣義上的民族新聞,除了包括與本民族相關的一切信息傳播活動外,還包括民族間的一切信息傳播活動。這種傳播活動體現了民族間經濟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在民族間的影響、精神塑造,以及社會價值的共同養成等特征。在民族新聞報道中,融入建設性新聞理念可以調動各民族的積極性,在民族文化的“和合”之下,引導各民族參與國家和社會問題共同治理,增進文化認同,提升各民族在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中主人翁的榮譽感,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新聞的報道中,堅持黨性原則,注重建設性,積極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等,促進中華民族間的團結、進步與繁榮,這是中國共產黨創立以來形成的關于民族新聞報道的根本要求?偟膩碚f,這種民族新聞報道理念與建設性新聞實踐有著較大的契合性,主流媒體把握準二者的切合點,能更好地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力。

      四、建設性新聞有助于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力

      意識是人的大腦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這種反應是通過聲音、知覺等信息作用于大腦形成意識感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離不開中華民族的歷史、中華文化,以及各民族文化等信息的傳播。建設性新聞作為互聯網時代一種新的新聞理念,采用開放式的報道方式,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議程上,可以吸引各民族共同參與到進程中來。在報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議題時,主流媒體要讓各個民族在報道進程中親身感受到在中華文明形成、發展中的地位和價值,以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作出的努力,增進民族間的互動交流與共識。各個民族作為中華民族這個家庭中一員,都是為了民族的自強、獨立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在一起,鑄成一個自覺的命運共同體。這種多方參與式、體驗式的報道理念,能提升新聞報道的內在傳播力,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力。

      踐行建設性價值理念,還可以提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海外傳播力,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國際話語權。在建設性新聞實踐價值上,鄭亮認為建設新聞的理念和實踐,為研究講好中國故事的敘事策略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視角。建設性新聞源于西方,其報道理念和方式在國際傳播語境下也易于被西方受眾接受。主流媒體向海外講述中國故事,充分運用建設性新聞理念,可以提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海外傳播力。建設性新聞理念認為,記者在報道中應提供有成效的故事,準確地描繪世界。作為一個自在民族的實體,中華民族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也生成了影響深遠的中華文化。但明清以來,海禁等閉關鎖國政策,讓中華民族與外界基本隔絕。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民族國家在世界范圍內開始確立,以致當今世界上的國家基本上是以民族國家的形式出現。而中華民族則是在基于本土特色、本國現實實踐,在內有混戰、外有強邦的國難當頭成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正是這個多元一體的民族,不但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而且締造了新中國。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的各個民族有著共同的歷史敘事、集體記憶和血脈,這也正是外界特別是西方所不理解的地方。源自西方的建設性新聞與西方話語體系有著天然的溝通優勢,國內主流媒體要借助這個優勢,向世界多講中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故事、中華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等,特別是中華民族中的少數民族在創造中華文明和抵御列強入侵英勇斗爭的故事,增進與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溝通與理解,拉近民族之間的感情。

      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力,還應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聯系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聯合體思想在當代的新發展,是著眼于當今世界的發展大勢所作出的新論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構建全世界各民族的命運共同體,這也需要鑄牢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梢哉f,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鑄牢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基礎。因而,在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故事時,“也應注意思考中華民族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間的關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中所蘊含的中國方案可能對人類整體命運產生的影響進行充分報道!边\用建設性新聞向世界講述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故事,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體現大國擔當。同時,還要挖掘中華民族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間友好交往的故事,引導全世界各民族著眼于未來,理性面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正確面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五、建設性新聞可以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網上網下的共識力

      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華民族凝聚人心、匯集力量的重要把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先要有認同意識。所謂認同,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與他人或其他對象聯結為一體的心理過程。在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和信念上有了認同,才能形成共識,進而增強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網上網下的共識力。

      2021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上強調,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此前,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提到這“五大認同”。2015年8月,習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必須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各項工作,把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五大認同”就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耙向。在認同感形塑上,主流媒體應該充分發揮建設性新聞的報道理念,提升輿論引導力,增進各民族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在新聞實踐上,主流媒體可以進行一個或多個議程設置,引導有代表性的民族人士參與,甚至社交媒體,帶動更多的民眾參與報道活動,尋求民族歸屬感,增強認同意識,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識力。

      在互聯網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要在傳統現實社會形成群體共識,還要重視培育網絡空間里的認同感,形成網上網下共識。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而且重塑了新聞傳播形態,信息傳播的界線逐漸被打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網絡日益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交流交往的生活空間,網絡空間成為全世界各民族人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時,文化、思想的多元化,參與者的無邊界、無國界性,讓網絡空間成為意識形態較量的主戰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牢牢把握網絡空間中的輿論主動權和主導權,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個最大增量;ヂ摼W的重要特征是開放性、互動性、參與性,這與建設性新聞理念有著很大的契合性。因此,在網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性新聞有著天然的優勢。在網絡空間,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主流媒體應發揮網絡意見領袖的積極作用,引導他們參與到“五大認同”中來,做正能量的傳播者、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引領者,維護中華民族共同體風清氣正的精神家園。此外,主流媒體還應多用建設性新聞的報道模式講述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故事,吸引海內外受眾參與到新聞產品的傳播制作之中,讓海內外受眾現身說法,感染身邊的人,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多元共識,提升網上網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共識力。

      結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提出的一個時代命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中華民族這一概念自梁啟超先生首次提出后,國人對中華民族多有闡釋。從顧頡剛先生提出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到費孝通先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在處理和解決中華民族問題的具體實踐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理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中國特色民族理論中的新論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

      隨著建設性新聞理念的引入和國內研究的發展,建設性新聞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在信息技術和輿論生態瞬息萬變的今天,建設性新聞把人們帶入一個更加注重建設性、積極性的新的傳播時代,它有利于解決分歧達成共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雖然建設性新聞源于西方的新聞實踐,但它在新聞的核心功能上有著共同的價值。建設性新聞理念與中華傳統文化在文化層面有息息相關之處。這種文化層面的相通性也給建設性新聞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找到了契合性。在新時代,充分發揮建設性新聞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價值,必須實現建設性新聞的本土化,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操作范式,形成中國話語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曾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立足中國、借鑒國外,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從我國具體新聞實踐來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進入我國之后也有一個與我國現實相結合實現本土化的過程,建設性新聞也不例外。一種先進的理論,只有實現本土化,才有具體操作的可能,產生指導作用,否則有可能水土不服,適得其反。建設性新聞源自西方,在很大程度上鑲嵌西方媒體的烙印。長期以來,西方的新聞報道著重于事件沖突,以獵奇、沖突等為準則!肮芬瞬攀切侣劇,甚至編造新聞,這種新聞報道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但也擴大了社會的陰暗面,把讀者帶入一個悲觀的世界。雖然建設性新聞有意改變西方的這種新聞報道理念,但在具體的新聞操作中仍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與我國的新聞實踐還有一些沖突!霸谟^察和理解不同國家、不同新聞規范體制下‘建設性新聞’的實踐可以看出,‘建設性’作為一個開放的理念,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媒介環境下所表現出來的特征各有不同!币环N新的新聞理念的進入,還要與具體的政治制度和媒介環境妥當調適,實現本土化,形成本地話語體系、操守規范等。

      發揮建設性新聞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價值,首先要實現建設性新聞理念的中國化,與中國新聞傳播語境相適應。建設性新聞實現中國本土化,就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中華文化為底蘊,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建設性新聞話語體系。建設性新聞只有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才能準確闡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好地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發揮社會傳播價值。同時,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我們要靈活地踐行建設性新聞理念,激發公眾參與意識,在新媒體語境下凝聚多元共識,發揮建設性新聞理念社會價值。在具體的現實操作中,把建設性新聞與國內新聞實踐相結合,實現本地化,把建設性新聞放到國家和社會治理的角度上進行考量,真正發揮建設性新聞理念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社會價值。

      1.《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人民日報》,2021年8月29日第1版。

      2.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9年9月28日第2 版。

      3.習近平:《擺脫貧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頁。

      4.費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版,第44頁。

      5.費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版,第44頁。

      6.胡百精:《概念與語境:建設性新聞與公共協商的可能性》,《新聞與傳播研究》總第174期,第51頁。

      7.鄭保衛主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新聞實踐與新聞思想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2頁。

      8.費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版,第17頁。

      9.費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版,第17頁。

      10.周然毅:《“建設性新聞”的中國化思考》《新聞與傳播研究》總第174期,第71頁。

      11.宋清員、王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理論與“和合”思想的內在理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9年8月,第78頁。

      12.鄭亮:《建設性新聞視角下“中國故事”的敘事策略研究》,《編輯之友》,2020年第3期,第22頁。

      13.鄭亮:《建設性新聞視角下“中國故事”的敘事策略研究》,《編輯之友》,2020年第3期,第25頁。

      14.姚大力:《追尋“我們”的根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1月,第16-17頁。

      15.《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人民日報》,2021年8月29日第1版。

      16.《習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人民日報》,2015年08月26日 第1版

      17.《習近平治國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6月第1版,第300頁。

      18.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學習出版社,2018年5月第1版,第221頁。

      19.《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人民日報》,2021年8月29日第1版。

      20.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9年9月28日第2 版。

      21.習近平:《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5月19日第2版。

      22.史安斌、王沛楠:《多元語境中的價值共識:東西比較視野下的建設性新聞》,《新聞傳播研究》2019年增刊,第53頁。

    返回首頁>>

    責任編輯:徐坤杰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 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加強黨的建設的歷程與成就

      百年櫛風沐雨,百年正道滄桑。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毙碌恼鞒躺希覀円斡洿蜩F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詳細]

      11-12 11-11 光明日報 分享
    • 匯聚起堅定歷史自信創造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召開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11[詳細]

      11-12 11-11 學習時報 分享
    • 加快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關鍵”,并作出“科技創新主力軍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擁有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等[詳細]

      11-12 11-11 人民日報 分享
    • 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向2021中關村論壇視頻致賀時指出:“當今世界,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緊扣人類生產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強調“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致力于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積極[詳細]

      11-11 10-11 人民日報 分享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促進共同富裕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進一步闡明了共同富裕的內涵和要求,強調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明確提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間[詳細]

      11-09 10-11 光明日報 分享
    • 如何進一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全體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和比重則是穩健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要使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黨的十九[詳細]

      11-09 10-11 光明日報 分享
    • 基本經濟制度探索與共同富裕道路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百年波瀾壯闊的征程與舉世矚目的成就交相輝映。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詳細]

      11-09 10-11 人民日報 分享
    • 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詳細]

      11-05 11-11 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
    • 數字經濟時代區位優勢如何界定

      [詳細]

      11-05 11-11 學習時報 分享
    •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歷程、成就與展望

      展望未來,面對經濟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帶來的嚴峻形勢,以及來自發達國家的頻繁施壓、非議和要挾,中國展現出堅定的開放決心和戰略自信。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這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為我國和世界經濟發展提供[詳細]

      11-09 10-11 光明日報 分享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www.精品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2| 1卡二卡三卡四卡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完整版|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13p|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青草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