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燁華《情牽扶貧奔小康》
2015年,黨中央提出精準扶貧的重大決策,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普通的鄉鎮機關干部,我也自覺加入到了扶貧隊伍中去。這一去,讓我領悟了人生價值的意義,更加堅定了自己扎根基層、實現夢想的決心。
王海村的王大爺,是我包保的貧困戶,別看他平時樂呵呵的,可他的生活并不輕松。他的家中有三口人,老伴兒患有嚴重的糖尿病、高血壓,常年臥病在床;兒子患有腦癱、身體殘疾,甭提下地干活了,就是生活起居都得有人照顧。家里全靠王大爺自己照料的3畝地生活,一家三口別說吃藥看病,有時連吃飯都困難。當我第一次走進王大爺家時,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難以想象,在這個年代還有這樣殘破的房子、陳舊的家具,看著王大娘愁容滿面的臉龐,我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想法子幫他們度過難關。可我到底該怎么做呢?通過和王大爺拉家常,我慢慢掌握了他家的情況,按照扶貧政策和我的個人能力,我特地為王大爺一家設計了一個脫貧計劃。首先得解決收入問題,我跟王大爺商量,在種地之余給他找個活干。王大爺對我說:“孩子,俺年齡大了,別的咱學不會,但俺有的是勁兒,只要能讓家里過得好,俺愿意多出力!”經過多方溝通,我終于為王大爺在金鄉縣105國道收費站找到一份打掃衛生的工作,每天工作四個小時左右,月收入1500元。這下可把王大爺高興得不得了,他不嫌苦不嫌累,為了讓家人過得舒服些,他干起活來渾身都是勁。一次,王大爺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右臂大面積擦傷,右腳腳踝也腫脹的特別厲害,我勸他在家休息幾天,他卻不肯,硬說自己沒事兒,一天也不肯耽擱。看著他遠去的身影,我的眼眶濕潤了,但我沒有忍心去阻攔他,因為我知道,他是在用自己的力氣和堅持,去撐起一個家,撐起對未來的希望!
王大爺總是擔心大娘的病情惡化,高額的醫療費用對這個家庭來說就是天文數字,根本無力負擔。我聯系鎮衛生院,針對大娘的病情進行免費的醫療救助,一段時間后,大娘的病情好轉了,現在,她都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照顧兒子的起居生活了。看著大娘的氣色漸好,我由衷的替她高興。但還有一件事一直懸在我的心里,就是王大爺的兒子。我向鎮殘聯反映了王大爺兒子的情況,鎮殘聯為他辦理了殘疾證,享受到了殘疾人補貼,王大爺的兒子生活也終于有了保障。如今,王大爺一家雖說算不上富裕,但也不斷零花錢,有一天去他家看望時,王大娘親昵地拉著我的手說:“小劉,辛苦你了,為俺這個家你沒少費心跑腿,有了你的幫忙,俺家這日子就像芝麻開花一樣,一天比一天好!”我說:“大娘,啥事咱別怕,現在咱國家富裕了,惠民政策越來越多,有黨和政府在沒有咱過不去的火焰山。”聽了我的話,王大爺夫妻倆哈哈大笑,我心里也和他們一樣甜美,我覺得這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夢”。
扶貧工作中,我們需要對危房、舊房進行全面改造。今年五月,胡集鎮安樓村被列入棚戶區改造項目,村民們大都積極配合,準備搬遷。可我包保的安茂同一家卻犯了難,他說:“現在孩兒他娘二胎就快生了,政府在金北社區給安置的樓房一時半會兒住不進去,俺想先租房子住,可就是找不到。”我想,租房子還不簡單么?我來幫著找!可找了幾天我發現,房東一聽家里有待產坐月子的,都不租,怕弄臟了房子。我開始著急了,不能因為這點困難,耽誤了整個搬遷進度。沒想到,同事王愛國得知后,二話不說就把自家新房租給了安茂同,這可是他剛裝修好的房子啊!搬家那天,安茂同問他:“王哥,別家都不愿意租給俺待產坐月子的,你卻這么便宜就把新房子租給俺,圖啥呢?”王愛國手上的活不停,搬著電視機回頭對大家說:“咱胡集的老百姓,多少年前就想著住上樓房,過上好日子,這好日子就在眼前了,不能讓咱老百姓臨了犯了難,棚戶區改造是咱胡集的大事兒,我在這大事兒上能幫上點小忙,那我也高興。”是啊,能幫老百姓排憂解難,我們這些基層工作者心里多高興啊!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扎實工作,任勞任怨,不為別的,就為咱老百姓家家都能過上好日子,這是我們基層公務員和農村百姓共同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