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價體系,建立優秀成果推介制度,把優秀研究成果真正評出來、推廣開。”青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作為全市社會科學的最高獎,是繁榮發展青島市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一項重要激勵機制,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社科界的高度關注。哲學社會科學評獎活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既要有嚴格的學術評判標準,又需要很強的政策性導向,公眾參與面廣、社會影響力大。近年來,青島市社科聯通過改革和完善評獎機制,使評獎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把社科評獎打造成青島市社科理論界一項標志性品牌,成為推動全市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有力杠桿:一是評獎促進了人才的發現與培養,形成了一支由市內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實際工作部門及黨校系統組成,老中青相結合,涵蓋多個學科和研究領域,能在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擔當重任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人才隊伍。二是評獎推出了一批水平較高的科研成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對策研究都有新的重大進展,受到國內學術界或各級黨政領導的稱贊和重視。三是評獎調動了全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科研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了青島市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繁榮發展。
堅持政治標準,鼓勵理論創新
哲學社會科學是我們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戰線,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堅持正確導向,是做好評獎工作的靈魂。因此,牢牢把握評獎工作的正確導向至關重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敏感性強,影響面廣,社會各界極為關注,這就決定了在整個評選工作中必須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放在首位。評獎工作要始終堅持政治標準與學術統一,對觀點上有偏頗、學界有爭議的成果要慎之又慎,對違背中央精神的成果堅決不能入選。
一方面,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把好政治導向關、學術質量關。堅持“兩為”方向,推動社科評獎和學術研究相統一,確保評獎工作健康發展。堅持“雙百”方針,發揮評獎的杠桿作用,兼顧各學科協調發展,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推動精品力作和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現實,注重應用,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通過評獎推動理論創新,使評選更多地導向那些真正有學術價值、有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上,更多地導向有深度、有分量、有廣泛社會影響,尤其是圍繞“學深圳、趕深圳”“十五大攻勢”方面的研究成果上。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實行陽光評審
評選質量是評獎工作的生命,是檢驗評選組織工作的根本標準。為此,我們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標準,嚴格程序,嚴明紀律,把真正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的社科優秀成果評選出來。
一是公開評選細則、評選標準、評選辦法,自覺接受監督,讓評獎工作在陽光下運行。
二是嚴格評獎程序,制定評獎評選工作流程,制定科學合理的時間表、路線圖,縝密做好成果上報、審查、評選、審定、公示等各項工作,使評獎工作更加規范。
三是廣泛征求社科界意見建議,努力實行科學評審、民主評審、制度評審。
四是嚴格評審標準,完善評獎細則。制定了社科一等獎的具體評價指標體系,對社科一等獎的候選成果提出了指標要求,并制定了智庫類成果的評價標準。嚴格堅持評獎標準,在標準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以文論獎,而不是以人論獎。
五是進一步增強評價體系的客觀性和實效性。完善專家評選客觀賦分標準,引導專家認真評選每一項成果,讓每一項成果都能得到科學的評判,使每一位申報者都能得到公正的對待。各位專家在審讀和討論中,堅持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既引進定量評價方法,建立起指標體系,使其評價標準更具有客觀性;又強調定性分析方法,充分發揮評審專家的智慧和經驗,避免和減少因信息不全或不精確而造成評審結果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堅持形式評價與內容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形式”主要是指成果的來源、類型與成果發表(出版)的形式(含刊物的檔次),“內容”則是指成果的質量、產生的影響和社會經濟效益等。在評價時,堅持以內容為主,兼顧形式,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要重視理論上的創新性,又要重視成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各位專家在推薦成果時,綜合考慮成果的創新程度、綜合水平、研究程度和成果價值,評選采取專家獨立審讀、學科組民主評議、投票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選。
六是完善監督制度,嚴肅評選紀律。評選全過程采取匿名評審,專家回避制度,評獎差額投票制度,評選場地相對封閉、報到現場封存手機,評選專家實名評選,評選專家與工作人員雙向監督,進一步優化評獎生態,保證評選工作風清氣正,切實維護評獎工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七是加大公示力度,評獎結束后,及時公布獲獎成果和評選專家,取得了良好信譽和很好反響。
堅持基礎理論成果與應用對策研究成果并重,積極推進學科創新和學科建設
我們在評獎工作中,既注重在理論研究和學科發展上有創新、有見解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又注重有一定理論深度,有密切聯系實際的應用理論研究成果,做到兩者并重、學科平衡。把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以應用對策研究促進基礎理論研究,以基礎理論研究帶動應用對策研究。
近年來,青島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做好基礎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加大了應用對策研究的力度,創造了一些從多角度、多側面研究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應用價值較高的研究成果。通過成果評獎這個“杠桿”,通過加大應用對策類成果的獎勵力度和設置應用對策類獎項等措施,重點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提出的重大實際問題,深入實踐,貼近實際,勇于創新,提出新觀點、新對策、新建議,為各級黨委、政府決策服務。學科創新和建設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礎性工作。評獎工作積極為學科創新和建設服務,進一步加大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的獲獎比重,注意引導和激勵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運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方法,創新研究思路。在大力加強各傳統學科的建設,特別是加強具有青島特色的重點學科建設,進一步增強傳統學科活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事關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前沿問題的研究,推動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的發展,使之成為社會科學新的生長點。
著眼未來,注重培養中青年理論人才
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激勵人才,是社科工作的重要功能。要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培養和造就一大批中青年理論骨干人才是關鍵。
近年來,社科評獎在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方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以出精品成果、出優秀人才為導向,進一步改革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機制,在保證成果質量的前提下,體現“著眼未來,適應扶持中青年理論人才”的原則,注重向中青年理論工作者的優秀成果傾斜,推動青島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邁向全省、走向全國,為年輕有為的科研人才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環境。把獲獎成果的應用同人才培育、人才評價、人才使用等機制有效地結合起來,努力造就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勇于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強、政治和業務素質好、銳意進取的中青年理論骨干,為青島市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不斷推動青島市哲學社會科學的全面繁榮和全面發展。
據統計,在近五屆評獎活動中,全市共有225項的研究成果獲得二等獎以上獎勵,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獲獎作者都是中青年理論人才。目前,這批獲獎作者已成為青島市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各研究領域及各部門的學術帶頭人和科研業務骨干。
(作者單位:青島市社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