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張琨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和成功經驗,既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組成部分,又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我們進行理論研究和理論創新的富礦。深入研究闡釋中國共產黨百年開辟的偉大道路、建立的偉大功業、鑄就的偉大精神、積累的寶貴經驗,從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詳細]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詳細]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圍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一系列重要[詳細]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當代青年能以自身奮斗參與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何其幸運!生逢盛世,青年人以奮斗書寫精彩人生,定能不負時代、不負韶華。[詳細]
我們黨準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與時代特征,持續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充分發揮人民主體作用,開辟了偉大道路、創造了偉大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強大生機活力、展現出光明前景。[詳細]
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歷史性成就是實現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堅實基礎,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須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這是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新概括、新論斷、新要求。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虹橋街道考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時就深刻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詳細]
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華文化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提升中[詳細]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為我們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