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一百年來,[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詳細]
在中國古代歷朝所修的正史中,唐朝初年所修八史即《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以及《晉書》《南史》《北史》和元朝后期所修《遼史》《金史》《宋史》,是在朝廷主持下的兩次大規模修史活動,其修撰所得共十一部正史,近于今日所見“二十四史”的半數。[詳細]
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要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我們要堅持學史力行,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攻堅克難、擔當作為、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開拓進取、力行不輟,用苦干實[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強調:“要在錘煉黨性上力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發揚黨的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胸懷‘國之大者’,始終用黨性原則修身律己,切實以堅強黨性[詳細]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蘊含著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我們不懈奮斗的力量源泉。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不斷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別。”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最鮮明特征和最根本保證。國際國內環境越是復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牢牢[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征程上必須“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要目標,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詳細]
文明,是人類歷史發展至高級階段的產物。經過漫長的積淀與演化,數千年前,人類告別野蠻時代,踏上文明征程。在此進程中,人類文明的形態從來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彩的;文明的發展也從來不是單線的,而是多樣的。在人類創造的璀璨文明星河中,中華文明歷經5000多年風雨[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