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張琨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一百年來,在偉大建黨精神的鼓舞下,一批又一批視死如歸的革命者舍身忘我、前赴后繼,一代又一代信仰堅定的中國共產黨人接力奮斗、創造輝煌。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并將其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
偉大建黨精神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
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是在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不斷錘煉出來的。偉大建黨精神彰顯出的政治品格,既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偉大建黨精神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的鮮明品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鮮明品格,這是由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性質決定的。我們黨在百年進程中之所以能一次次糾正錯誤、轉危為安,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關鍵在于始終能夠根據不同歷史時期擔負的使命,依據黨的自身建設面臨的新形勢,以高度的政治自覺、理論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不斷對黨進行革命性鍛造。在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的鮮明品格始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動黨的建設不斷開辟新境界。
偉大建黨精神體現中國共產黨人對黨忠誠老實、敢于自我犧牲的鮮明品質。黨的八大第一次將“對黨忠誠老實”寫入黨章,作為黨員的十項基本義務之一。黨的十二大在黨章中增加了“言行一致,不隱瞞自己的政治觀點”的要求。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對黨忠誠老實、光明磊落,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黨的十九大在黨章“黨的干部”一章中規定黨的干部“要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對黨忠誠老實,既是中國共產黨對其成員始終如一的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對其政治責任的莊重承諾。只有每個共產黨員都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與政治規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才能保證黨中央每項決策部署都得到有效落實。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就是這一鮮明品質的突出體現。
偉大建黨精神突顯中國共產黨人永葆廉潔作風、涵養浩然正氣的鮮明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清正廉潔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變本色和代代傳承的紅色基因。只有廣大共產黨員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努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經濟上的清白人與作風上的正派人,努力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才能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才能永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永遠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愛戴和擁護,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把偉大建黨精神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的積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終生努力。”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將其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
把偉大建黨精神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修養。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黨員干部的崇高理想與堅定信念從來不會自發產生,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入理解和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共產黨員對于理論的掌握程度,深刻影響其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以及思想境界的高度。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堅持真理”與“堅守理想”,突出體現了黨中央對于全體共產黨員理論素養的要求。廣大黨員應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分析、解決問題,正確理解和全面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把偉大建黨精神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修養。政治修養是黨性修養的核心。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帶領中國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關鍵在于其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以及嚴明的政治紀律。偉大建黨精神強調共產黨員必須“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始終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始終以人民幸福安康為念。廣大黨員必須時刻對照黨章黨規黨紀,對照黨中央的要求,對標先進典型,時刻做到自省自知,堅定政治方向、落實政治任務、強化政治擔當,努力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修養。
把偉大建黨精神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道德修養。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因而廣大共產黨員必須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嚴格的道德準則約束自己,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重品行、正操守、養心性,做到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不負人民”,既體現了共產黨人道德修養的價值追求,也是黨性修養的最高境界。廣大黨員必須站穩人民立場,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實實做事。
把偉大建黨精神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紀律修養。紀律修養是黨性修養的底線要求,也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所有領導干部都要牢記,要使守紀律成為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的自覺修養。要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讓廣大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使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使廣大黨員干部勤于檢視心靈、洗滌靈魂,校準價值坐標。
把偉大建黨精神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作風修養。偉大建黨精神包含著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作風修養的嚴格要求。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之初就高度重視作風修養問題,始終從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為鞏固執政地位、提高執政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中國共產黨在優化政治生態、改進黨的作風、提升黨員修養的同時,也在不斷維護黨的形象,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與戰斗力。
(作者:項久雨,系教育部特聘教授、武漢大學教授、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別。”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最鮮明特征和最根本保證。國際國內環境越是復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牢牢[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征程上必須“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要目標,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詳細]
文明,是人類歷史發展至高級階段的產物。經過漫長的積淀與演化,數千年前,人類告別野蠻時代,踏上文明征程。在此進程中,人類文明的形態從來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彩的;文明的發展也從來不是單線的,而是多樣的。在人類創造的璀璨文明星河中,中華文明歷經5000多年風雨[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在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詳細]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內需增長動能偏弱,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有所分化,就業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恢復中又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高度關注、推動解決。我們要深[詳細]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和成功經驗,既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組成部分,又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我們進行理論研究和理論創新的富礦。深入研究闡釋中國共產黨百年開辟的偉大道路、建立的偉大功業、鑄就的偉大精神、積累的寶貴經驗,從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詳細]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詳細]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圍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一系列重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