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徐坤杰
張繼才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所決定的,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但是,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由于沒有找到解決中國前途命運問題的正確道路和領導力量,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辛亥革命沒有完成的任務歷史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的肩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工人階級力量逐步發展壯大。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產業工人數量達到200萬人左右。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點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燈塔。
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百年歷史征程中,中國共產黨開辟了正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和實踐已經并將進一步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
以史為鏡,鑒往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有領導中國人民前進的堅強力量,這個堅強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必須走正確的道路,這個正確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歷史的啟迪、發展的必然。
(作者為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黨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01日 09 版)
習近平總書記在向2021中關村論壇視頻致賀時指出:“當今世界,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緊扣人類生產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強調“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致力于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積極[詳細]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進一步闡明了共同富裕的內涵和要求,強調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明確提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間[詳細]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全體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和比重則是穩健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要使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黨的十九[詳細]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百年波瀾壯闊的征程與舉世矚目的成就交相輝映。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詳細]
展望未來,面對經濟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帶來的嚴峻形勢,以及來自發達國家的頻繁施壓、非議和要挾,中國展現出堅定的開放決心和戰略自信。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這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為我國和世界經濟發展提供[詳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