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 斌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并實施已有5年。百尺竿頭,如何更進一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提出“四個統籌”的重要要求,為不斷譜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干部群眾一起探討“四個統籌”的時代意義和實踐價值。
——編者
統籌不僅限于區域內,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促進要素資源的整合創新
在長三角經濟版圖上,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遠近聞名。這條走廊將滬蘇浙皖多個城市的創新資源整合,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上形成了優勢互補。這一區域內,目前已成立首批11家G60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基地,包含16個產業聯盟、13個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等?苿撋鷻C盎然,產業欣欣向榮,讓人看到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不久前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強調“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統籌龍頭帶動和各揚所長,統籌硬件聯通和機制協同,統籌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八膫統籌”的重要要求,體現系統思維,堅持問題導向,為長三角區域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
排在“四個統籌”第一位的,是“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長三角區域匯聚了國家許多“壓箱底”的戰略科技力量,具有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備和市場潛力大等諸多優勢。今年前三季度,在建和已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約占全國的1/3,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數量占全國的26.4%;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分別占全國的60%、1/3和1/3,新能源汽車產量約占全國的2/5。探索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機制、方法、路徑,長三角區域責無旁貸。先行先試、積累經驗,形成更多引領性制度創新成果,才能給其他地區形成良好示范。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上海提供芯片、軟件,江蘇常州提供動力電池,浙江寧波提供一體化壓鑄機……在今天的長三角,一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可在4小時車程內解決所需配套零部件供應,有力說明了“跨區域、跨部門整合科技創新力量和優勢資源”的巨大優勢。長三角區域積極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很重要一點就是要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
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要從體制機制、要素流動、產業協作等方面實現更高效的協同聯動,凝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以今年投入商業運營的國產大飛機C919為例,36所高等院校、242家大中型企業、數十萬產業大軍參與了研制生產,僅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就有近千家企業被納入大飛機產業鏈。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加強創新驅動的組織整合,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才能有力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由此不難理解,為什么長三角區域必須“構建更加緊密的區域創新共同體和產業發展共同體”。
襟江帶海,長風萬里。統籌不僅限于區域內,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促進要素資源的整合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三角區域要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遍L三角區域不僅要提供優質產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助力全國高質量發展。一個創新涌流、發展躍步的長三角,一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長三角,必能不斷給我們帶來啟示和驚喜。
堅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辦學規模與辦學效益、學科專業結構與層次類型、辦學質量與服務水平等關系,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詳細]
貨幣政策是宏觀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提供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本期大家談聚焦穩健的貨幣政策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凝聚共識和力量。[詳細]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設發展的主體,對城市的脈搏跳動最熟悉。讓市民參與治理“城市病”,有助于推動城市體檢工作走深走實,形成一份切合實際、指標具體、反映民心的“體檢報告”。對照這份報告,相關部門能更精確地找差距、補短板、堵漏洞,“治已病、防未病”[詳細]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分析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堅定發展信心,匯聚發展力量。[詳細]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用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這份“打分表”,必能促使更多人樹立綠色政績觀,更加自覺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齊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詳細]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多樣化綠色轉型路徑,在減排降碳過程中加強相互配合、形成優勢互補,就能以“多元”激發主動性和創造力,以“一體”凝聚整體力量,更加積極穩妥地實現“雙碳”目標,更好地建設美麗[詳細]
更好發揮高層次專家作用,利用重要國際會議論壇、外國主流媒體等平臺和渠道發聲。發揮研究機構、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對文明交流的促進作用,動員各方面一起奏響交響樂、大合唱。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文明交流對話的途徑和形式,提升傳播效能,更加生動立體地展現豐[詳細]
圍繞“為誰創新、誰來創新、創新什么、如何創新”,從制度建設著眼,對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進行全鏈條整體部署,對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關鍵創新資源進行系統布局,一體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詳細]
努力把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和新疆的區位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必能進一步激發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惠及各族群眾。[詳細]
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理論強,才能方向明、人心齊、底氣足。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標準不降、勁頭不松,把主題教育謀劃好、組織好、落實好,實實在在抓好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實實在在檢視整改突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