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張琨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在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永遠銘記、世代傳承。江西贛州作為原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域,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大力弘揚蘇區精神,持之以恒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汲取信仰力量,在新征程上凝聚奮進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
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蘇區精神是在極為艱難的革命環境、非常險惡的斗爭形勢中錘煉鍛造的。蘇區軍民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堅信中國革命必定勝利,前仆后繼、舍生忘死,在困難條件下始終沒有動搖革命志向。黨和紅軍憑借堅定的理想信念,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不斷取得新的勝利。今天,革命戰爭年代那種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少了,但仍要面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要大力弘揚蘇區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贛州堅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補足精神之鈣,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常態化開展讀紅色經典、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看紅色電影、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從蘇區精神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
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蘇區時期,由于國民黨反動派的經濟封鎖和軍事“圍剿”,食鹽、藥品、糧食等物資極其匱乏,生活非常艱難。但蘇區軍民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在經濟、政權、廉政、法制、文化、教育、衛生、交通、郵電等方面開展大規模建設。“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至今傳唱的興國山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和艱苦奮斗精神。歷史啟示我們,無論時代怎樣進步,社會怎樣發展,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都不能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必須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對于贛州來說,只有繼續發揚蘇區精神,堅持艱苦奮斗,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才能在新征程上不掉隊。我們將牢牢把握發展機遇,努力走出一條新時代贛州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堅持求真務實。蘇區時期,毛澤東同志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寫下了《反對本本主義》等光輝著作。蘇區廣大黨員、干部緊密聯系群眾,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建立紅色政權、開展土地革命,幫助貧苦工農群眾翻身做主人,贏得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黨的十八大以來,贛州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廣大黨員、干部堅持求真務實,開展市縣鄉村四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行動,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摸清致貧原因,在此基礎上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實現了整體脫貧摘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求真務實,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才能確保我們黨不脫離實際、不脫離群眾。贛州廣大黨員、干部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求真務實、一心為民,一切工作都要往實里做、做出實效,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努力讓贛州人民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保持清正廉潔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決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蘇區時期,干部養成了廉潔自律的良好作風。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啟耀背著金條乞討數年,歷盡千辛萬苦尋找黨組織繼續干革命,不動用分毫黨的經費,展現了為政清廉、取信于民的高尚情操。群眾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而真心實意擁護黨和蘇維埃政府,全力支援紅軍和革命。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為我們黨贏得群眾、贏得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們要全面壓實管黨治黨責任,強力正風肅紀反腐,推動黨員、干部發揚蘇區干部好作風,努力營造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的濃厚氛圍。黨風廉政建設上的一些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必須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我們要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為建設贛州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作者:吳忠瓊,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明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據、途徑和價值等重要問題,超越了現代西方環境理論,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詳細]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偉大成就已經并將繼續證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詳細]
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新的征程上,無論面對何種風險挑戰、驚濤駭浪,我們都不能動搖走自己的路的決心和意志。昂首闊步走自己的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詳細]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的偉大征程。我們已經在這一偉大征程上交出了歷史性答卷、樹立起重要里程碑。面向未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必將在這一偉大征程上取得新的更大成就。[詳細]
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既有利于地方財政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發展動能轉換;又有利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城鄉融合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和實現共同富裕。[詳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力拼搏,在新時代鑄就新的歷史偉業。[詳細]
新近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特別強調了共同富裕的社會目標,并堅定承諾為此“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簡要地講,三次分配指政府對市場分配進行三個層次的矯正性再分配:一是稅收分配作為初次再分配;二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層面上,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集成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法治[詳細]
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法治思想展現出科學縝密的邏輯架構,實現了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習近平法治思想以馬克[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進行偉大斗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勇于戰勝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