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8qymc"></strike>
    <strike id="8qymc"><s id="8qymc"></s></strike>
    <samp id="8qymc"><tbody id="8qymc"></tbody></samp>
  • <samp id="8qymc"><tbody id="8qymc"></tbody></samp>
  • <strike id="8qymc"></strike>
    理論之光

    理論微信 新浪微博 山東手機報·移動客戶端 大眾網

    如何科學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一)經濟工作應有新思路

    2016-04-12來源:人民日報作者:

    擺脫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

    新常態下經濟工作應有新思路

    王一鳴

      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是我們黨在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基礎上作出的重大判斷。這一重大判斷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和熱烈響應。近一段時間,編輯部收到不少讀者來信,詢問應該如何科學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在新常態下基層政府應如何抓好經濟工作,企業經營應作出哪些調整。今日刊發幾位專家的文章,暢談如何科學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并回答讀者提問。

      

      讀者提問

      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后,以前常用的發展經濟的辦法不管用或不能用了,在基層做經濟工作的難度大大增加。請問經濟新常態下怎樣才能更好開展經濟工作?

      ——湖北省宜都市副市長 歐陽澍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過去習以為常并行之有效的大規模投資、“鋪攤子”發展制造業、以生產要素高投入驅動經濟發展的老套路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形勢新變化。一些干部有了增速換擋的焦慮,也有人感受到了動力轉換的艱難和工作辦法的匱乏,這主要是因為工作思路的轉換還不到位。只有擺脫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大力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才能在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大潮中成為佼佼者。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工作重心要從需求側轉向供給側

      進入新常態,我國經濟運行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增速換擋,從2010年的10.6%回落到2015年的6.9%。與此同時,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回落,至去年12月已連續46個月下降;工業企業利潤下降,虧損面擴大;財政收入增速放緩,金融領域風險點增多。經濟下行及由此帶來的挑戰和風險,有外部性、周期性影響的因素,但主要是內生性、結構性問題,根本上是因為供需結構失衡、有效供給不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從需求側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持續近20年的“住”“行”主導的需求結構正在悄然向多樣化、高端化、服務化轉型升級。在2013年城鎮戶均達到1套房、2014年每千人擁有汽車超過100輛之后,市場需求正在發生變化,2015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至1.0%,汽車產量增長降至3.3%。與此同時,居民對消費品的品質和個性化追求與日俱增,旅游、養老、教育、培訓和各類生產性服務需求迅猛增長。

      從供給側看,受到體制機制的制約,過去一個時期“井噴式”擴張形成的龐大生產能力難以跟上市場需求變化的節奏。一方面,煤炭、鋼鐵、油氣、有色和建材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另一方面,市場需要的高品質和個性化消費品供給不足,出現了到境外大量采購商品的現象。這些現象表明,供給側調整明顯滯后于需求側變化,無效供給過多,有效供給不足,供需結構錯配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可見,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由需求側轉向供給側。如果說過去在傳統產能市場需求還有空缺的情況下仍能以擴大投資需求拉動經濟增長,那么,隨著消費結構升級、傳統產能過剩,再沿用這套辦法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會加劇矛盾、積累風險。因此,必須將經濟工作重心從需求側轉向供給側,更加注重用改革的辦法矯正供需結構失衡,重塑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面對結構調整陣痛,工作重心要從“鋪攤子”轉向“上臺階”

      進入新常態,伴隨經濟增速的階段性轉換和國內外市場需求變化,傳統產業面臨嚴重的過剩壓力。以鋼鐵和煤炭為例,2014年,我國粗鋼產能超過11億噸,但產量為8.23億噸,產能利用率僅為74.8%;煤炭產能約40億噸,在建產能約11億噸,但產量僅為38.7億噸。從供需發展的趨勢判斷,傳統產業大規模擴張的階段已經結束,再像過去那樣圈地建工業園區、搞大規模產能擴張的路子越來越走不下去了。產業發展必須改變傳統模式,從“鋪攤子”為主轉向“上臺階”為主,推動產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產業發展“上臺階”,核心是提升產業價值鏈和產品附加值。應從價值鏈低端的加工組裝環節向零部件和元器件生產與研發、設計、標準、品牌、供應鏈管理等中高端環節升級,從生產低品質、低附加值的消費品和工業品向生產高品質、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消費品、高新技術產品和先進智能裝備攀升。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市場對產品品質和質量的需求,實現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再平衡。

      產業發展“上臺階”,需要實現資源優化再配置。這是指盤活過剩產能特別是“僵尸企業”沉淀的勞動力、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將之從已經過剩的產業領域轉移到有市場需求的產業領域、從低效供給領域轉移到高效供給領域。加大資產重組力度,采取果斷措施去產能,就能扭轉工業品價格持續回落和企業利潤下滑局面,進而促進市場預期發生積極變化,增強企業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的信心。

      面對發展動力轉換,工作重心須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進入新常態,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人口數量紅利快速消失,土地、資源供需形勢發生變化,生態環境硬約束進一步強化,生產要素成本趨于上升,支撐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由生產要素高強度投入轉向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投入產出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在這個階段,制約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是創新能力不足,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

      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最緊要的是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技術創新的主體是企業。激發千千萬萬企業的創新活力,關鍵是形成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實踐證明,創新生態環境比創新資源更重要。因為資源是可以流動的,有了良好創新生態環境,創新資源就會源源不斷地匯聚,創新潛力就會充分迸發并轉化為強勁的發展動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需要嚴格的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透明的商業規則,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完善的科技成果市場化激勵機制,發達的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眾籌等創新金融業態,優質的教育資源,充足的人力資本投資和人才供給。對地方政府來說,應從過去依靠行政力量抓要素供給和項目建設轉向培育良好創新生態、抓政策供給和創新服務。只要創新生態環境改善了,創新型企業就會如雨后春筍般不斷生長,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會不斷涌現,新的動力就會加快形成,進而實現發展動力轉換。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雨萌

    推薦閱讀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小说|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99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 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国产99视频精品草莓免视看|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 久久只有这里的精品69|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少妇AV射精精品蜜桃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