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和把握新征程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原黨委書記 韓 震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族從此站了起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中華民族富了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極不平凡的砥礪奮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的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正在走向強起來。我們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新征程的“新”,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十二五”規劃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這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最直接、最現實的依據。
新征程的“新”,體現在實現戰略目標的時間節點提前。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戰略安排,將原先計劃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提前到2035年完成,將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確定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新時代的“兩步走”戰略安排,完整勾畫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
新征程的“新”,體現在我們黨的奮斗目標的內涵得到進一步豐富和拓展。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我們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讓人民過上更高水平的物質文化生活,實現共同富裕,還要讓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都越來越有保障;不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還要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新征程的“新”,體現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時,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就要求我們正視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緊扣時代使命,適應新矛盾新要求,展現新氣象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