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張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因而能夠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我們黨的誕生就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結果。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猶如黑暗中的一道霞光,給正在苦苦探求救國救民道路的中國先進分子指明了方向。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順應了社會主義興起的世界發展大勢。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我們黨的發展壯大也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結果。我們黨成立時只有50多名黨員,但從成立之日起就走在時代前列。經過艱辛探索,我們黨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救亡強烈愿望的大勢出發,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新中國的成立和鞏固,也是順應時代大潮的產物。那時,社會主義發展壯大,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出現了“東風壓倒西風”的氣象,新中國就是沐浴著這個東風誕生并站住了腳的。
1978年12月,我們黨召開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當時,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我國發展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鄧小平同志說:“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我們黨對世界發展大勢作出科學判斷,下決心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的轉移,拉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大幕。正是這場偉大革命,極大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極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的活力,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認識歷史規律,準確把握歷史大勢,推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我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依規治黨、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明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在100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當前,我們黨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接續奮斗。我們面臨著難得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把握歷史大勢,跟上時代潮流,始終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繼續準確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不斷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作者:王軍旗,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和成功經驗,既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組成部分,又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我們進行理論研究和理論創新的富礦。深入研究闡釋中國共產黨百年開辟的偉大道路、建立的偉大功業、鑄就的偉大精神、積累的寶貴經驗,從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詳細]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詳細]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圍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一系列重要[詳細]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當代青年能以自身奮斗參與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何其幸運!生逢盛世,青年人以奮斗書寫精彩人生,定能不負時代、不負韶華。[詳細]
我們黨準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與時代特征,持續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充分發揮人民主體作用,開辟了偉大道路、創造了偉大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強大生機活力、展現出光明前景。[詳細]
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歷史性成就是實現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堅實基礎,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須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這是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新概括、新論斷、新要求。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虹橋街道考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時就深刻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詳細]
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華文化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提升中[詳細]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為我們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