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將這一理念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需要提高社會各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覺性和參與度
小滿過后,位于北京的國家植物園處處生機盎然。行走其中,流蘇樹、猬實、四照花等“小眾植物”成為熱門觀賞對象。截至目前,國家植物園共收集各類植物1.7萬多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近千種。光是云杉,就成功從世界各地引種24種,占全球品種一半以上。
近2000公里外的廣州,華南國家植物園同樣萬物并秀。2022年以來,該園新引種植物1100多種。目前園內保護植物總數達到1.75萬余種,躋身全球前五名。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一南一北兩個國家植物園,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地、戰略植物資源的儲備庫、植物科學傳播的重要平臺,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折射著我們守護多樣物種、共建美好家園的堅定決心和務實行動。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于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新時代以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最嚴格執法監管,一大批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2021年,云南“短鼻家族”亞洲象群北上南歸的長途旅行,引起全球關注。最近,它們有了新消息:野象健康狀況良好,象群吸收了新成員,分成兩群在不同區域活動。在全球亞洲象數量減少的背景下,象群不斷壯大,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標志性成果。其實不只是野象,大熊貓從“瀕!苯禐椤耙孜!钡燃墸禧q由1981年發現時僅存的7只增加到9000余只,藏羚羊繁衍遷徙,長江頻現“江豚逐浪”……一個個生態故事,既彰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取得新成效,也啟示我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才能真正守護好大自然這一“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將這一理念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需要提高社會各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覺性和參與度!拔覀兣c萬物同行,看得我熱淚盈眶”“讓地球可持續發展才是真正的無窮之路”……紀錄片《無窮之路2》把鏡頭對準祖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在多個網絡平臺上線播放后,感動了許多網友。走在前沿的改革者、跨越世代的巡護人、無私奉獻的志愿者……無數人共同努力,守護著自然世界的豐富多彩,也激勵著更多人了解、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越多樣,地球越生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的長效機制,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讓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公民自覺行動,必能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邁上新臺階。
今天,我們已經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生態文明建設具備更多條件。同時也需要清醒認識到,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仍面臨諸多挑戰。有效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為萬物謀和諧,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事業,必須同心協力,抓緊行動。秉持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把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容,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改善自然生態系統狀況,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實現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定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為“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各地舉辦的科學普及、志愿服務、司法保護宣傳等活動精彩紛呈,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凝聚了更多共識。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這是神州大地上正在發生的故事,這是美麗中國建設看得見的未來。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強調“堅持從實際出發,前提是深入實際、了解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詳細]
近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重,防止脫實向虛;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不能貪大求洋”“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并且明確指出不能把傳統產業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詳細]
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內涵,更是一個整體。其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五個方面緊密聯系、相互支撐,[詳細]
要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出更多服務發展的新政策、便民利民的新舉措,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大助力。更加注重疏導化解、標本兼治,在執法辦案等工作中把準群眾情緒和社會心態,在工作中跟進關懷服務,努力使執法管理更有“溫度”。[詳細]
這既是深情厚愛和殷切囑托,更是實踐要求和激勵鞭策,為廣大青年矢志服務鄉村振興、唱響農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紙短情長、言深意重。廣大青年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堅定理想、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詳細]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的諸多困難挑戰迫切要求我們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這就需要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深刻洞悉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最大限[詳細]
“就像過年一樣!”廣交會時隔三年全面恢復線下展,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新高?纯催@個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實現外貿促穩提質的目標是有支撐的。[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力量源于團結。”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詳細]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牢牢把握這一總要求,要深入領會其重要意義,全面把握其豐富內涵,切實將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