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郝儒杰
近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總書記《論科技自立自強》在全國發行。這部專題文集,收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文稿50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開發表。
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科技創新在人類社會進步中的重要地位,系統闡述了推進我國科技創新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和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對于我們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今日之中國,已踏上創新驅動發展的高速軌道,通過堅持自主創新、自立自強,在許多前沿領域從跟跑者變成領跑者。我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北斗導航、載人深潛、航空母艦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經濟社會發展也獲得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今年以來,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增勢迅猛,成為我國出口新的增長點。外貿出口主打產品的“新舊之變”,其背后正是持續的技術創新變革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以新技術、新模式為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或行業細分領域,具有引領性發展、顛覆性創新、爆發式成長等特性,也往往是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面對全球貿易體系及產業布局發生的新變化,我們更須順勢而為,全面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新領域、新技術,依靠科技創新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催生出更多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讓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進一步鞏固以“新三樣”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加大研發力度,保持技術優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筑牢技術“護城河”;積極參與制定產業標準,掌握市場話語權;完善產業結構布局,暢通上下游關系,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同時,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以大飛機、智能電網、儲能、充電、工業軟件、集成電路等高新技術領域為突破口,以市場需求為發展指引,加快技術創新步伐,盡快實現規模化發展,取得技術和成本優勢,把握新興產業的全球性發展機遇。
此外,一些尚處于研發階段的前沿科技領域,諸如量子計算、核聚變、生物基因等,具有投入大、周期長、不確定性大等特點,但卻可能事關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對此,我們要時刻瞄準并繃緊神經,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技術研發攻關,待技術實現突破和成熟后及時推動市場轉化,以搶占新賽道的制高點,布局未來。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將科技創新成果更加廣泛運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之中。讓我們踔厲奮發、迎難而上,以只爭朝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攀科技探索高峰,為實現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作者:郝儒杰,系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機關黨校副教授)
“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東是文化大省,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譽,在這里誕生了孔子、墨子、孫子、書圣、醫圣、農圣、工圣等眾多名家智者。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賡續歷史文脈,山東責無旁貸,[詳細]
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領導干部要放下架子、沉下心來,甘當人民群眾小學生,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關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特別是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具[詳細]
無限風光在險峰,科技創新同樣如此。使命召喚,夢想催征。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傳承老一輩科學家以身許國、心系人民的光榮傳統,廣大科技工作者定能讓更多科技創新成果閃耀在強國復興的偉大征程。[詳細]
2023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校談到新時代中國好兒童時,給出這些關鍵詞: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斗。這二十四字箴言飽含了總書記對少年兒童深深的期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中國特[詳細]
采訪時,江俊告訴記者:了解到“機器化學家”后,不少科研人員主動前來交流合作,帶來一些新的交叉研究課題。遵循科技創新規律,擁抱學科交叉融合趨勢,推動前沿探索、協同研究,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收獲更多原創成果。[詳細]
胸懷天下,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崇高情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時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在世界舞臺上拓展中[詳細]
胸懷天下,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崇高情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時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在世界舞臺上拓展中[詳細]
站在田邊,韓鳳香躬身抓起一把泛著油光的黑土:“這就是秸稈還田技術養‘肥’的地。”服務糧食增產、土地保護、農民增收,先進農技的重要性日漸深入人心。下“繡花”功夫,做長久文章,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農技推廣環境,培育更多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農業人才,農業[詳細]
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保護黃河是事關民族復興的千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念茲在茲,掛念于心。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黃河流域各省區都要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不利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詳細]
上個月,被輿論冠以“力度前所未有”的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方案正式推出。在此之前,《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入選名單》公布。這些助力勞動者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擁抱新經濟新職業的舉措,帶給人們不少鼓舞和啟發,也贏得廣泛稱贊。人們也由此期待,各主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