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葛亮亮
“檢身若不及”出自《尚書·伊訓》。商朝右相伊尹告誡剛即位的帝太甲:“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意思是對別人不能求全責備,反省自身要唯恐達不到標準。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這句古語,指出“要有‘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的精神,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求“年輕干部要有‘檢身若不及’的自覺,經常對照黨的理論、對照黨章黨規黨紀、對照初心使命、對照黨中央部署要求,主動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要求,可謂意義深遠。
為什么黨員干部要涵養“檢身若不及”的自覺?一般而言,人的行為受制于兩種力量,一種是內心的自我約束,一種是法律、規則等的外在約束。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自我約束往往比外在約束更為長久和有效。《禮記·大學》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一個人有了自省精神,才能及時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實踐上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廣大黨員干部只有涵養“檢身若不及”的自覺,才能不斷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才能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從而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扎實展開。
中國古代歷來注重克己修身、為政以德。古人說,“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只有自省,方能自知、自律、自強。唐太宗李世民說:“朕每閑居靜坐,則自內省,恒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北宋名臣范仲淹每晚睡前都要算一算自己所拿俸祿和一天所做事情是否相稱,若不相稱,則“終夕不能安眠,明日必求所以稱之者”。清朝廉吏于成龍在《示親民官自省六戒》中提出為官者“自省六戒”,使基層官員“朝夕觀省,自為猛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歷來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礎和根本”“我們共產黨人更應該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回顧百余年黨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各種風險考驗,戰勝各種困難挑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廣大黨員高度重視以自省自律來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毛澤東同志認為“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也是我們和其他政黨互相區別的顯著的標志之一”;周恩來同志視“吾日三省吾身”為“個人修養的最好規范”,并訂立“我的修養要則”自我鞭策;“長征四老”之一的謝覺哉,60歲還關起門來反躬自省:“‘行年五十,當知四十九年之非’,那么行年六十,也應該設法彌補五十九年以前的缺點”“假如我以前更努力些,特別是入黨以后,我的成就也許要大些”……老一輩革命家率先垂范,為我們留下寶貴精神財富。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同樣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人的自省精神。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說:“每天檢查自己一天中干了什么事情,做的事情對人民有好處沒好處,我用這個方法來不斷糾正自己的‘好逸惡勞’。”將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的黃文秀曾在日記中寫道:“我還不夠勇敢。”這些質樸的話語,道出了共產黨人的自省精神和黨性追求。
歷史和實踐充分表明,只有涵養“檢身若不及”的自覺,才能不斷增強在是非面前的辨別能力、誘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斷提高慎權、慎獨、慎微、慎友的自覺性。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始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終做到不越權、不逾矩、不違規,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八小時內外一個樣。如果缺乏自省精神,就很容易在“小處不察”中逐漸膽大妄為,甚至在“暮夜無知者”的僥幸中出賣原則、踏上不歸路。
當前,我們尤其需要“檢身若不及”的自省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要清醒看到,我們黨長期執政,黨員干部中容易出現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態。”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我國正處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新征程上,黨面臨形勢環境的復雜性和嚴峻性、肩負任務的繁重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史所罕見。涵養“檢身若不及”的自覺是進行偉大斗爭、應對風險挑戰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每個黨員都增強自省精神、不斷自我淬煉,我們才能“共同把黨鍛造成一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堅硬鋼鐵”,才能在新的壯闊征程上,不斷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優異成績。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充分體現了人民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城市工作中的生動寫照,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集中體現。[詳細]
從優化民生保障到推動治理創新,從促進綠色發展到實現智慧治理,人民城市理念通過具體實踐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充分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導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人民城市建設不僅將為中國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將為全球城市發展提[詳細]
經歷了長期沉淀之后,中國已經形成良好的創新生態和土壤,創新的種子處處萌發。有一種叫中國的浪潮,正從未來向今天發出強烈信號。每一個奔跑的你我,不僅是創新的見證者,更是創新的推動者,在這一浪潮中成就自己、添彩中國。[詳細]
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今日中國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涌流,到處都是新領域、新賽道、新機遇,到處都有新動能、新氣象、新希望。統籌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必能幫助更多“取經人”走好蝶變之路、實現創新夢想。[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綠色消費,早就提出“倡導推廣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指各類消費主體在消費活動中貫徹綠色低碳理念的消費行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詳細]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力軍,處于創新創造力的高峰期,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要求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詳細]
非稅收入是財政收入重要來源,規范非稅收入管理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非稅收入管理的精細化與高效化,進一步提升財政收入質量,加[詳細]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習近平主席指出:“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化數字社會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筑牢數字安全屏障”。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國數字社會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設普惠便捷的[詳細]
從“一閃念”到一念之差,差的是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定力,缺的是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的自覺。避免“一閃念”誘發的一念之差,必須多積尺寸之功,不斷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在思想層面防微杜漸,筑牢“不想腐”的堤壩,不斷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在明辨是非、榮辱、苦樂[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經濟發展具備強勁的內生動力、韌性、潛力。”這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廣闊空間,指明了我國在新能源領域取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