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成??森
紀律和自由是什么關系?
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李雪平講過一段故事:如今村級“小微權力”實行清單式管理,村里要買春耕機械,要由村報賬員、村務監督員審核,經鄉鎮終審后才能支出。全流程從嚴后,干事反而簡單了,村“兩委”召集村民代表商議,買什么機械、選什么品牌、花多少錢,大伙兒一起把賬算得明明白白,事辦得漂漂亮亮。
“心里亮堂了,關系融洽了,干事也更順了”,李雪平的感言,生動印證了一個道理:黨的紀律和干事創業是內在統一的,遵規守紀,就會擁有干事創業的充分自由和廣闊空間。
同時要看到,面對監督執紀從嚴的氛圍,也有少數干部存在抵觸心理,把紀律和自由簡單地對立起來,工作中瞻前顧后,抱怨“手腳被捆住”,甚至以“規矩多”為由“躺平”“甩鍋”,遇到矛盾繞著走、碰到難題往上交。這表面上是認識錯誤,根子上還是黨性修養不強。
我們黨成立之初,就把嚴明的紀律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對黨員、干部而言,遵規守紀是基本的底線,也是必備的黨性修養。從嚴,是要剎歪風、去痼疾,絕不是要把人管死。對于干凈干事的黨員、干部來說,黨紀既是“緊箍咒”,更是防護欄。安全防護區之內,天高地闊,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
比如,針對“新官不理舊賬”這個老問題,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作出法規化表述,既形成了約束,也為干部啃硬骨頭撐腰鼓勁。不少地方以此為準繩,放下包袱,大刀闊斧推進改革,解決了一大批歷史遺留問題、老大難問題。事實證明,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不僅不會束縛黨員、干部的手腳,反而有助于放手干事、打開局面。
在黨紀法規的約束下工作生活,這是必須塑造的行為習慣,也是應當涵養的思想自覺。堅定的革命者視紀律為自由,黨紀法規就好比交通規則和標志,只有內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才會克服“周身不適”的束縛感,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正道直行,自然暢行無阻。干凈與擔當,從來不相悖。前不久,有企業家點贊浙江杭州的營商環境:企業落戶,從入駐到申領補貼,不用應酬,無須送禮;政府補助,按約定時間自動打款,不用問,也不用催……干部有事必應、無事不擾,體現出黨的好作風、好形象,由此帶動形成優質營商環境,帶來企業敢闖敢干、創新涌流。
既心懷敬畏,行有所止,又能知行合一,敢作善為。這樣的干部,才不會辜負組織的厚愛與群眾的期待,打出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業。
深入學習《文選》,必須深刻理解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意義,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以高水平金融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詳細]
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是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歷史進程的產物,是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內容,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以金融服務助力中國式現[詳細]
“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找準病灶是前提,對癥下藥是關鍵。走好群眾路線,關鍵是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群眾得實惠。要圍繞群眾反映的住房、養老、就業、醫療等突出問題,把合理訴求一條條拎出來,推動問題一個個得到有效解決。要發揚釘釘子精神[詳細]
價值觀是一個思想文化體系的核心,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內容。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形成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價值共識和最大[詳細]
“欲事立,須是心立。”政治上的堅定、作風的過硬來自思想的堅定。黨員干部要從思想深處提高認識、轉變作風,從思想上警醒起來,從標準上提高起來,以思想自覺促進行動自覺,切實增強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堅定性,努力使思想作風更正一些、更純一些。[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區服務,提升服務功能。”社會的發展,最終落腳點是人。善于換位思考,更加重視“群眾怎么想”,瞄準關切,勇于創新,我們的治理必將更有成效,也將更有力地托舉每個人的幸福。[詳細]
面對美方的多變易變、極限施壓,我們沒有關上談判大門,但也不會心存僥幸,而是做好了應對沖擊的各種準備。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我們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一定能夠化危為機、行穩致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中國經濟是一片[詳細]
對于基層治理而言,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一個重要方面在于破解由形式主義引發的“小馬拉大車”問題,激勵廣大基層干部以“輕車壯馬”干事創業、擔當作為。[詳細]
在工作中,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會變成老大難問題,成為影響事業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一些老大難問題之所以得不到解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被認真對待。講認真,是解決老大難問題的有力武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