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 林
前不久,杭州未來科技城的一位90后招商科長“火出圈”,他憑借專業知識和貼心服務,成功吸引了一批優質項目落地。隨著《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等相關制度出臺實施,給予“無底線”優惠的招商政策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制度保障下的“無上限”服務。
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資工作已經從補貼力度競爭轉向服務能力競爭,從“拼資源、拼優惠”轉向“拼服務、拼生態”。以四川成都為例,當地聚焦低空經濟產業生態,通過招商引資構建包含整機組裝、動力系統等關鍵部件研發、配套運營服務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企業投資紛至沓來。“鏈式招商”的成功表明,現代產業競爭一定意義上是生態體系的競爭,政府應成為產業生態的引導者、護航者。
打造招商引資的制度高地,關鍵在以改革精神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比如,北京朝陽區提出“帶規劃、帶空間、帶生態、帶政策、帶資本”的“五帶”招商戰略,以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提質增效。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助于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優質企業自然不會錯過投資機會。
工作精力從“比拼讓利”轉向“能力鍛造”,政策工具從“財政補貼”升級為“制度供給”,這是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將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活力。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詳細]
課堂的滋養不會停滯。“從前覺得思政課是‘背景音’,后來課上發現它是‘導航儀’,現在發覺它更像人生‘工具箱’”“信仰這東西,真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孩子們的心聲,詮釋著思政課的價值。既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也要春風化雨講好思政課,我會在這條路[詳細]
增量里有效益,存量里有潛力。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以做優增量來盤活存量、以盤活存量來做優增量,中國經濟還將寫下更多更精彩的發展故事。[詳細]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不動搖、不松勁、不止步,迎難而上,攀登不止,必能翻越一座座山峰,贏得發展開闊地,開辟干事新境界。[詳細]
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推動跨領域技術交叉融合創新。同時,充分發揮創新聯合體和產業鏈鏈長帶動作用,加快顛覆性技術突破并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集群,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詳細]
登高有“梯”,是梯度的梯,也是梯子的梯。這樣的“梯”,需要我們攜起手來搭好、搭牢,尤其是真正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市場容量進一步激活、各類要素高效集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詳細]
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以說了就要干、定了就要辦的務實作風,俯下身子,腳踏實地,率先垂范,既帶著大家干,也做給大家看,努力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變成具體行動,干出實際效果。這種以身作則的力量,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動員講話更能凝聚人心,更能匯聚起干部群眾[詳細]
當前,隨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提高,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有能力引領人類生產力變革。我們要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只爭朝夕、埋頭苦干,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應用創新,以更敏捷、更經濟、更智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和產品為全面推[詳細]
政府行為越規范,市場作用就越有效。多一份“無事不擾”的清醒,少一些“臨時起意”的打擾,企業將有更多信心和精力逐浪弄潮。[詳細]
從太空看粵港澳大灣區,其中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座城”。2025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客流持續快速增長,截至4月27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萬人次,比2024年提前25天。加快轉型升級,書寫更加精彩的內部協作故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