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盛玉雷
在宏觀經濟治理中,必須注重預期管理和引導,提高政策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實現穩預期、強信心與穩經濟的相互促進、良性循環
重大戰略、關鍵改革對穩預期有著重要作用。穩預期,還要把握好改革深化與預期強化的內在關聯
市場經濟,很大程度也是預期經濟。如何理解“穩預期”?
從經營主體的直觀感受里,可以一探究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安徽合肥一家電子電器集團公司的負責人表示,“讓我們能心無旁騖地專注于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在浙江義烏商貿城奮斗近20年的經銷商感慨,“得使勁干,有規劃地干、有方向地干,一年要比一年干得好。”
市場預期是影響經濟活動的重要因素。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多措并舉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效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要求,“穩預期”是其中一個關鍵方面。有好的預期,投資者才會敢于投資、經營者才會擴大生產、消費者才會愿意消費。特別是在當前不確定性增強的外部環境下,預期穩,經濟運行才穩。
穩預期的本質是穩信心,信心不會憑空產生,體現在宏觀調控效能,發軔于政策制定實施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在宏觀經濟治理中,必須注重預期管理和引導,提高政策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實現穩預期、強信心與穩經濟的相互促進、良性循環。
在關鍵時候早出手、快出手,是加強預期管理和引導的一個重要方面。
4月初,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我國資本市場面臨較大壓力,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資委、外匯局等釋放強有力政策信號,中央匯金公司果斷出手,全國社保基金、證券基金機構、銀行保險機構以及各類投資者積極投入……我們從政策對沖、資金對沖、預期對沖等方面推出一攬子政策,風雨同舟浪自平。
見微知著是能力,因時應勢顯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出臺實施政策要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看準了就一次性給足,提高政策實效。”結合形勢變化,及時推出有力有效的政策舉措,就能對預期形成積極影響,凝聚起應對風險挑戰的合力。
政策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發力見效。穩預期,必須加強政策協同。梳理去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雖然一些做法過去也有,但為什么這次效果格外明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打好了政策“組合拳”,讓市場更有獲得感。
以“兩新”政策為例。從家電下鄉,到汽車下鄉,再到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不只聚焦汽車家電、家裝廚衛等傳統領域,還激活了許多新需求;不是消費端的“單兵突進”,而是產供銷、上下游共同發力。由此,“兩新”政策持續顯效,激活消費潛力、拉動投資增長。
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多維多元的復雜系統。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增強協同聯動,避免“打架”,宏觀政策的倍增效應、疊加效應、乘數效應就會充分顯現。
重大戰略、關鍵改革對穩預期有著重要作用。穩預期,還要把握好改革深化與預期強化的內在關聯。
比如營商環境。有人如此描述浙江杭州的營商環境:“公司整個入駐過程、補貼申請過程,沒吃過一頓飯,沒喝過一頓酒,沒送過一根煙”“事辦完,政府部門的人就消失”。剖析“杭州六小龍”的案例會發現,“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優質營商環境,正是企業茁壯成長不可或缺的因素。
又如入境消費。從“中國游”到“中國購”,越來越多外國游客帶著空箱子“掃貨”、掀起反向“代購潮”。這離不開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延長、“即買即退”服務措施推廣至全國等改革舉措的推行。
加快重大戰略和改革舉措落實落地,打通堵點,消除痛點,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增強市場預期,就能助力改革紅利轉化為發展紅利。
從準確識變的智慧,到科學應變的能力,再到主動求變的勇氣,我們有堅實的基礎實現穩定發展,也有充足的動力破浪前行。只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就一定能“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詳細]
課堂的滋養不會停滯。“從前覺得思政課是‘背景音’,后來課上發現它是‘導航儀’,現在發覺它更像人生‘工具箱’”“信仰這東西,真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孩子們的心聲,詮釋著思政課的價值。既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也要春風化雨講好思政課,我會在這條路[詳細]
增量里有效益,存量里有潛力。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以做優增量來盤活存量、以盤活存量來做優增量,中國經濟還將寫下更多更精彩的發展故事。[詳細]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不動搖、不松勁、不止步,迎難而上,攀登不止,必能翻越一座座山峰,贏得發展開闊地,開辟干事新境界。[詳細]
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推動跨領域技術交叉融合創新。同時,充分發揮創新聯合體和產業鏈鏈長帶動作用,加快顛覆性技術突破并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集群,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詳細]
登高有“梯”,是梯度的梯,也是梯子的梯。這樣的“梯”,需要我們攜起手來搭好、搭牢,尤其是真正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市場容量進一步激活、各類要素高效集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詳細]
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以說了就要干、定了就要辦的務實作風,俯下身子,腳踏實地,率先垂范,既帶著大家干,也做給大家看,努力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變成具體行動,干出實際效果。這種以身作則的力量,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動員講話更能凝聚人心,更能匯聚起干部群眾[詳細]
當前,隨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提高,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有能力引領人類生產力變革。我們要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只爭朝夕、埋頭苦干,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應用創新,以更敏捷、更經濟、更智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和產品為全面推[詳細]
政府行為越規范,市場作用就越有效。多一份“無事不擾”的清醒,少一些“臨時起意”的打擾,企業將有更多信心和精力逐浪弄潮。[詳細]
從太空看粵港澳大灣區,其中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座城”。2025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客流持續快速增長,截至4月27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萬人次,比2024年提前25天。加快轉型升級,書寫更加精彩的內部協作故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