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永智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領少年兒童筑牢理想信念、塑造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做好少年兒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科學的方法,適應少年兒童的年齡和特點,將抽象內容要求轉化為具體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少年兒童思想政治教育,2014年在參加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時就提出了少年兒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六字”要求,即“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為我們做好少年兒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論指引。當代中國少年兒童是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未來生力軍。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十六字”要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教育引導億萬少年兒童為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時刻準備著。
彰顯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教育有著重要區別,它并非單純傳授理論知識,而是以知行合一為目標,要求教育對象深刻理解并認同教育所蘊含的思想、觀念與價值體系,并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積極踐行。知是行之始,“記住要求”是對“知”的基礎要求。只有教育引導少年兒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熟記熟背,才能入腦入心,奠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基礎。“心有榜樣”為知行合一提供了具體的實踐參照和動力源泉。榜樣所展現出的優秀品質,能夠激發起少年兒童模仿、實踐的強烈欲望,使“知”轉化為“行”,并且在實踐過程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不斷比較和思考,進一步深化對“知”的理解。行是知之成,“從小做起”是對“行”的具體指引,是鼓勵少年兒童將“知”付之于“行”,并在一點一滴的實踐中、在一舉一動的反思里養成好思想、好品德。“接受幫助”在“知行合一”過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輔助和推動作用。少年兒童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疑惑。這時,來自老師、家長的建議和指導能使少年兒童更好地將認知轉化為實際行動,實現從“知”到“行”的有效銜接。
把握少年兒童的思想認識發展規律。少年兒童具有多元化的成長背景、差異化的認知特征和動態發展的心理行為規律,這對少年兒童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論規律,通過“教育實踐—認知深化—改進實踐—認知升華”的循環往復過程,才能教育引導少年兒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從初步感知轉化為自覺行動。“記住要求”強調將理論層面的規范內化于心,但并非要求死記硬背,而是將其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融入日常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具體實踐活動中,使其成為行為規范、判斷標準;“心有榜樣”強調通過榜樣這種具象化、情感化、場景化的示范作用,通過樹立具有優秀品質和模范行為的先進典型,引導少年兒童實現思想品德內化與外化的統一;“從小做起”強調尊重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引導少年兒童在每一個小小的善舉、每一次遵循要求的微小行動的量變中實現質變,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從而有效破解傳統思政教育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難題;“接受幫助”強調讓少年兒童通過接受來自他人的幫助,解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共性與個性問題,樹牢少年兒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仰。
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從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看,“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這4個方面緊密相連,既全面深刻反映如何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以科學方式推動少年兒童的思想道德成長和全面發展,又直接體現了嚴肅說理與親切說教的結合,是教育方法、教育原則以及語言藝術的高度統一。少年兒童年齡尚小、社會閱歷不多,對于深奧的、嚴肅的大道理和宏大敘事往往難以深入理解。為了把道理說透,必須因材施教,講究教育策略,借助語言的魅力,以故事編織和類比啟迪為橋梁,采用寓教于樂的引導方式,把那些高深難懂的道理用簡單明白的方式說給少年兒童聽,提高價值觀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識“活”起來,轉變為鮮活、可感、貼近生活的存在,更好地被少年兒童理解和踐行。
及時回應價值觀教育的時代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具體闡述“十六字”要求的同時,也深刻指出了當前少年兒童價值觀學習中的一些突出問題。比如,針對部分少年兒童喜歡比吃穿、比有沒有車接車送、比爸爸媽媽是干什么工作的,指出“這樣就比偏了”“要比就比誰更有志氣、誰更勤奮學習、誰更熱愛勞動、誰更愛鍛煉身體、誰更有愛心”;針對部分少年兒童身上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聽不進家長和老師的勸導,一意孤行等,指出“少年兒童正在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幫助。不要嫌父母說得多,不要嫌老師管得嚴,不要嫌同學們管得寬,首先要想想說得管得對不對、是不是為自己好,對了就要聽”;等等。這些重要論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既及時回應了少年兒童成長中的問題,又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引導少年兒童將目光投向那些真正具有優秀品質、能夠代表正確價值觀的人物身上,逐步形成和鞏固正確的價值觀,真正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情感、意志轉化為日常的行為方式和習慣。
總之,“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這“十六字”要求通俗易懂、言簡意賅,蘊含豐富深刻的方法論內涵。10多年來,教育系統以這“十六字”要求為指引,推動少年兒童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顯實效,課程的主渠道作用不斷強化,教師隊伍的榜樣示范引領作用不斷發揮,實踐育人體系不斷完善,形成了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同時需要看到,信息化時代,少年兒童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獲取信息渠道日益豐富,既彰顯了技術賦能下新生代的成長活力,也對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出新要求新挑戰。新形勢下,我們要牢牢把握“十六字”要求,在黨的領導下,緊緊依靠和廣泛發動各方面力量,為少年兒童茁壯成長創造有利條件,引導廣大少年兒童培育美好心靈、樹立遠大志向,長大后成為對祖國建設有用的人。
(作者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詳細]
課堂的滋養不會停滯。“從前覺得思政課是‘背景音’,后來課上發現它是‘導航儀’,現在發覺它更像人生‘工具箱’”“信仰這東西,真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孩子們的心聲,詮釋著思政課的價值。既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也要春風化雨講好思政課,我會在這條路[詳細]
增量里有效益,存量里有潛力。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以做優增量來盤活存量、以盤活存量來做優增量,中國經濟還將寫下更多更精彩的發展故事。[詳細]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不動搖、不松勁、不止步,迎難而上,攀登不止,必能翻越一座座山峰,贏得發展開闊地,開辟干事新境界。[詳細]
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推動跨領域技術交叉融合創新。同時,充分發揮創新聯合體和產業鏈鏈長帶動作用,加快顛覆性技術突破并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集群,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詳細]
登高有“梯”,是梯度的梯,也是梯子的梯。這樣的“梯”,需要我們攜起手來搭好、搭牢,尤其是真正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市場容量進一步激活、各類要素高效集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詳細]
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以說了就要干、定了就要辦的務實作風,俯下身子,腳踏實地,率先垂范,既帶著大家干,也做給大家看,努力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變成具體行動,干出實際效果。這種以身作則的力量,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動員講話更能凝聚人心,更能匯聚起干部群眾[詳細]
當前,隨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提高,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有能力引領人類生產力變革。我們要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只爭朝夕、埋頭苦干,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應用創新,以更敏捷、更經濟、更智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和產品為全面推[詳細]
政府行為越規范,市場作用就越有效。多一份“無事不擾”的清醒,少一些“臨時起意”的打擾,企業將有更多信心和精力逐浪弄潮。[詳細]
從太空看粵港澳大灣區,其中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座城”。2025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客流持續快速增長,截至4月27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萬人次,比2024年提前25天。加快轉型升級,書寫更加精彩的內部協作故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