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洪興
近段時間,科技產業博覽會、零售業博覽會、文化產業博覽會等相繼舉行,既展現各行業各領域的發展風采、前沿趨勢,更向世界展示中國經濟發展的旺盛活力與蓬勃生機。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讀者一道,從展會這個窗口感受中國經濟的強勁脈動。
——編者
讓資本有耐心,也讓耐心沉淀成一種資本,共同做科創企業的“長跑搭檔”,我們就更有能力、有條件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
很多看似“炫技”的情景,正悄然改變著生活。
以人形機器人為例,有的能搬重物,有的可以迎賓,有的還能模仿中醫手法進行理療。第二十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的展館里,人形機器人“各懷技藝”,樣樣精彩。引領未來產業新賽道,具身智能正賦能智能制造、商業服務、醫療衛生等領域,向人們展示著“看得見的未來”。
這幾年,人們的“曾經想象”正變得觸手可及,科技創新也在突破實驗室的邊界。由前沿技術驅動,那些處于孕育萌芽階段或產業化初期的產業,不僅具有前瞻性、引領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來發展的新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占據國際競爭制高點,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是激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和有效路徑。
產業的孕育壯大,源于科技創新的積累,來自長期耕耘的沉淀。飛輪儲能系統具備毫秒級響應速度,為儲能產業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朱雀二號改進型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為高密度商業化發射任務打下堅實基礎;利用生物制造,大米可變身為生產人血清白蛋白的“種子”……發展領域不同,技術難點各異,但都呈現出同樣的產業發展規律:產業“無中生有、有中生新”,關鍵在于科技創新取得突破并實現產業化應用。誰先形成“從0到1”的突破,誰就能夠在全球競爭中率先擁有“護城河”,掌握產品話語權、產業定義權、博弈主動權。
用創新書寫未來,以創造鍛造產業,何以活力十足、前景廣闊?從概念到試驗、從轉化到應用,產業生態至關重要,這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的創新能力、發展潛力。安徽合肥是量子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策源地,聚集全國近1/3量子科技企業。從生態角度看,面對“卡脖子”難題,可以協同攻關;面對技術轉化,不乏產業承接;面對技術路線的驗證,能夠互相聯合、反復打磨。創新鏈與產業鏈環環相扣,正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基礎。涵養健康生態、促進良性循環,就要保障要素資源充分流動。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成果轉化,只要趨勢和方向是對的,通過搭建平臺、健全機制,讓“書架”與“貨架”無縫對接,就能不斷把科技創新的奇思妙想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新產品、新產業。
對未來有信心,表現在當下有耐心。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化應用,是長周期的過程,存在高風險和不確定性。從科技成果轉化到大規模產業化,業界往往形象地稱之為跨越“死亡之谷”。這就需要千方百計幫助各類創新主體,在投入與機制保障上持續發力。如今,不少地方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和新興產業投資母基金,加大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為未來產業發展注入越來越多活水。讓資本有耐心,也讓耐心沉淀成一種資本,共同做科創企業的“長跑搭檔”,我們就更有能力、有條件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呵護未來產業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
乘著低空智能飛行器回家,與虛擬數字人下棋,穿戴外骨骼行走……2025中國科幻大會上的“暢想”,讓人們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活力奔涌,未來已來。在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就能抓住塑造產業未來格局的關鍵變量,讓我們既贏在當下,更贏得長遠。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領少年兒童筑牢理想信念、塑造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詳細]
數字化深刻影響鄉村發展,更是一次價值賦能。如今,鄉村不再是單一的農業生產基地,而是集產業融合、文旅消費、生態涵養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空間。耕好這片沃野,發展的“金種子”定會向陽生長,育出更大希望。[詳細]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詳細]
課堂的滋養不會停滯。“從前覺得思政課是‘背景音’,后來課上發現它是‘導航儀’,現在發覺它更像人生‘工具箱’”“信仰這東西,真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孩子們的心聲,詮釋著思政課的價值。既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也要春風化雨講好思政課,我會在這條路[詳細]
增量里有效益,存量里有潛力。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以做優增量來盤活存量、以盤活存量來做優增量,中國經濟還將寫下更多更精彩的發展故事。[詳細]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不動搖、不松勁、不止步,迎難而上,攀登不止,必能翻越一座座山峰,贏得發展開闊地,開辟干事新境界。[詳細]
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推動跨領域技術交叉融合創新。同時,充分發揮創新聯合體和產業鏈鏈長帶動作用,加快顛覆性技術突破并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集群,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詳細]
登高有“梯”,是梯度的梯,也是梯子的梯。這樣的“梯”,需要我們攜起手來搭好、搭牢,尤其是真正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市場容量進一步激活、各類要素高效集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詳細]
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以說了就要干、定了就要辦的務實作風,俯下身子,腳踏實地,率先垂范,既帶著大家干,也做給大家看,努力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變成具體行動,干出實際效果。這種以身作則的力量,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動員講話更能凝聚人心,更能匯聚起干部群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