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王 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的改革發展正處在克難攻堅、闖關奪隘的重要階段,迫切需要銳意進取、奮發有為、關鍵時頂得住的干部。”關鍵時頂得住,是新時代對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廣大干部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不但在平時沉下心來兢兢業業干工作,更要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有所作為。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身處關鍵時刻、緊要關頭,人們往往面臨是非抉擇、得失取舍的嚴峻考驗。對于干部而言,越是這個時候,越能考驗其政治素質、信仰信念、價值追求、擔當精神和工作能力。關鍵時頂得住,就是要在重大任務中勇擔最重的擔子,在復雜矛盾前敢于動真碰硬,在突發事件來臨時迎難而上。在至艱、至難、至危、至暗時刻,定得住神、拿得出辦法、打得開工作局面。我們黨誕生于民族危難之際,一路走來經歷了許許多多的關鍵時刻,正因為有千千萬萬關鍵時頂得住的干部,才能一次次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關鍵時頂得住,根本要靠理想信念的支撐。不論是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先烈在生死考驗面前英勇無畏,還是和平發展時期優秀干部為黨和人民事業擔當奉獻,都是因為他們對理想信念矢志不移。理想信念堅定,就能經得起重大而長久的考驗,關鍵時就能頂得住;理想信念不堅定,就經不起風吹浪打,關鍵時就會雜念叢生,甚至打退堂鼓、臨陣脫逃。新時代的干部,必須始終擰緊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加強黨性修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定力,增強戰勝大風大浪、大戰大考的信心。既從點滴做起,把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化為在本職崗位和日常生活中爭作表率的行動,更在重要時刻迎難而上、在危急關頭敢于斗爭,在經歷重大考驗中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
越是關鍵時刻,越需要過硬本領。如今,像戰爭年代那種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少了,但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仍然在繼續。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有效化解基層矛盾、應對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干部仍時時面對著各種錯綜復雜的風險挑戰和斗爭考驗。廣大干部必須磨礪能擔事的鐵肩膀、能啃硬骨頭的真本領。這需要在平時勤學習、多調研,不斷充實“知識庫”“工具箱”。把功夫下在平時,關鍵時刻才不會頭腦空白、手足無措。多到條件差、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勇于與矛盾困難“過招”。還要掌握成事的科學方法,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勇于開拓,但不能只憑一腔熱血蠻干硬沖,而要把發揮頂層設計的指導作用與發揮基層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結合起來,學會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
關鍵時經得起考驗,方能擔當重任。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廣大干部奮勇爭先、挺膺擔當,但仍有個別干部存在精神缺“鈣”、斗志萎靡、本領不強、韌勁不足等問題,導致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如何培養更多在關鍵時頂得住的干部,讓他們脫穎而出?這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干部培養選拔機制和工作。在科學培養上下功夫,抓好理論武裝、實踐鍛煉和黨性教育,引導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把干部放到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艱苦復雜環境、關鍵吃勁崗位歷練。在考察使用上下功夫,注重考察干部在關鍵事、關鍵時的具體表現,大力選拔具有頑強斗爭精神、能扛硬活打硬仗的干部,健全能上能下的選人用人機制,推進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在關心激勵上下功夫,加強對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干部的激勵保護,不搞求全責備,充分激發廣大干部愛拼敢贏、攻堅克難的熱情和干勁,激勵其創造更多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領少年兒童筑牢理想信念、塑造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詳細]
數字化深刻影響鄉村發展,更是一次價值賦能。如今,鄉村不再是單一的農業生產基地,而是集產業融合、文旅消費、生態涵養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空間。耕好這片沃野,發展的“金種子”定會向陽生長,育出更大希望。[詳細]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詳細]
課堂的滋養不會停滯。“從前覺得思政課是‘背景音’,后來課上發現它是‘導航儀’,現在發覺它更像人生‘工具箱’”“信仰這東西,真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孩子們的心聲,詮釋著思政課的價值。既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也要春風化雨講好思政課,我會在這條路[詳細]
增量里有效益,存量里有潛力。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以做優增量來盤活存量、以盤活存量來做優增量,中國經濟還將寫下更多更精彩的發展故事。[詳細]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不動搖、不松勁、不止步,迎難而上,攀登不止,必能翻越一座座山峰,贏得發展開闊地,開辟干事新境界。[詳細]
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推動跨領域技術交叉融合創新。同時,充分發揮創新聯合體和產業鏈鏈長帶動作用,加快顛覆性技術突破并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集群,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詳細]
登高有“梯”,是梯度的梯,也是梯子的梯。這樣的“梯”,需要我們攜起手來搭好、搭牢,尤其是真正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市場容量進一步激活、各類要素高效集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詳細]
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以說了就要干、定了就要辦的務實作風,俯下身子,腳踏實地,率先垂范,既帶著大家干,也做給大家看,努力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變成具體行動,干出實際效果。這種以身作則的力量,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動員講話更能凝聚人心,更能匯聚起干部群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