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張 璁
民營企業在網上遭遇惡意侮辱、誹謗怎么辦?遭遇違規異地執法怎么辦?被違法收取費用、攤派財物又該怎么辦?隨著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實施,類似問題有了“法治答案”。
5月20日起施行的民營經濟促進法專設“權益保護”一章并開宗明義:“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聚焦實踐中權益保護領域突出問題,民營經濟促進法積極回應關切,針對性作出規定,為的正是以制度性保障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護航。
權益保護到位,企業才能安心經營、放手發展。現實中,一些地方存在趨利性執法、選擇性執法、運動式執法等問題,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仍時有發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拖欠賬款等問題更是直接影響中小民營企業運轉。法治的確定性讓民營企業家對未來有了更穩定的預期。
落實權益保護,就要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以行政執法檢查為例,近年來,不少地方的民營企業對“多頭檢查、重復檢查、隨意檢查”等問題反映強烈,國辦為此專門印發意見,要求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在上海,“檢查碼”在全市范圍推開后,“無碼不檢查、檢查必亮碼、查后可評價”成了常態,近期當地又推出“無事不擾”檢查事項清單,首批“減負”事項超400項。執法檢查更規范,有助于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讓企業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產品、技術和服務創新上來。
各地不妨以民營經濟促進法實施為契機,持續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既加大對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加強問題查糾整改、堅決糾治到位,同時建立完善涉企行政執法監督長效機制。
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對營造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至關重要。民營經濟促進法創下很多個“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將“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寫入法律,第一次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等等。這些“第一次”進一步向社會表明,發展民營經濟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并將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
加強權益保護,必須在全社會營造厲行法治的濃厚氛圍,對錯誤說法要及時澄清,對侵權行為要有力打擊,對受害者要暢通權利救濟司法渠道,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是法治經濟,守法經營是任何企業都必須遵守的原則,也是長遠發展之道。在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條文中,關于“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有26處,體現的正是將平等原則貫穿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依法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才能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良法貴在管用,善治重在落實。確保法律正確有效實施,需要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各項配套規定盡早出臺,協調推動各種支持保障措施落實落細。以法治的穩定性增強發展的確定性,定能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內生動力,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詳細]
課堂的滋養不會停滯?!皬那坝X得思政課是‘背景音’,后來課上發現它是‘導航儀’,現在發覺它更像人生‘工具箱’”“信仰這東西,真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孩子們的心聲,詮釋著思政課的價值。既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也要春風化雨講好思政課,我會在這條路[詳細]
增量里有效益,存量里有潛力。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以做優增量來盤活存量、以盤活存量來做優增量,中國經濟還將寫下更多更精彩的發展故事。[詳細]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不動搖、不松勁、不止步,迎難而上,攀登不止,必能翻越一座座山峰,贏得發展開闊地,開辟干事新境界。[詳細]
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推動跨領域技術交叉融合創新。同時,充分發揮創新聯合體和產業鏈鏈長帶動作用,加快顛覆性技術突破并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集群,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詳細]
登高有“梯”,是梯度的梯,也是梯子的梯。這樣的“梯”,需要我們攜起手來搭好、搭牢,尤其是真正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市場容量進一步激活、各類要素高效集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詳細]
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以說了就要干、定了就要辦的務實作風,俯下身子,腳踏實地,率先垂范,既帶著大家干,也做給大家看,努力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變成具體行動,干出實際效果。這種以身作則的力量,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動員講話更能凝聚人心,更能匯聚起干部群眾[詳細]
當前,隨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提高,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有能力引領人類生產力變革。我們要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只爭朝夕、埋頭苦干,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應用創新,以更敏捷、更經濟、更智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和產品為全面推[詳細]
政府行為越規范,市場作用就越有效。多一份“無事不擾”的清醒,少一些“臨時起意”的打擾,企業將有更多信心和精力逐浪弄潮。[詳細]
從太空看粵港澳大灣區,其中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座城”。2025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客流持續快速增長,截至4月27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萬人次,比2024年提前25天。加快轉型升級,書寫更加精彩的內部協作故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