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治國
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是經營主體生存的土壤。一段時間以來,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舉措層出不窮,政策文件接連出臺,但在一些地方,一個現實問題始終存在:政策工具箱越裝越滿,企業獲得感卻有待提升。癥結何在?
不久前,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推出的“開店一件事”手冊,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鮮活樣本。手冊的精髓在于全周期、精細化:以店鋪的生命周期為軸,將開店歷程細分為37個關鍵環節,從開業籌備時的證照申領,到經營存續的合規維護,再到閉店撤離的善后事宜,每一步都清晰羅列材料清單與辦理路徑。這本手冊成為提高政務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有益探索。
優化營商環境,不少地方確實不遺余力,但企業還是容易在迷宮般的辦事流程中碰壁。要使營商環境成為滋養企業成長的沃土,須讓服務“顆粒度”足夠細致,在證照辦理等微小卻關鍵的節點上提供明確指引;還要以需求為導向,將政策語言轉化為商戶能懂、好用的實用工具。將政務服務嵌入企業生產運營全過程,傾聽企業訴求,沉下心打磨服務細節,用政府服務的“加法”換取企業負擔的“減法”,才能最終實現市場活力的“乘法”。
由此而言,優化營商環境的效果好不好,不只看政策數量多少,更要看政府能否以貼心服務讓企業感受到改革的溫度與力度。其中的關鍵是政府角色和職能轉變——從管理者轉變為服務者,從審批者轉變為賦能者。當政府用企業的視角思考問題,用經營者的邏輯設計服務,改革的成效便能讓企業可感可及。
營商環境優化不是單獨某個部門的“獨角戲”,而是政企社協同發力的“大合唱”。只有構建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社會共治的服務生態,將營商環境拓展為涵蓋政務服務、要素保障、法治環境、城市溫度的復合生態,讓企業辦事快、好辦事,營商環境的軟實力才能持續轉化為生產力。
?。ㄕ幾浴督洕請蟆罚?/p>
既干凈又干事,是我們黨對黨員干部的一貫要求,是黨員干部應有的政治本色,是人民群眾衡量黨員干部作風的重要標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凈又干事。”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既干凈又干事的好作風密切黨同[詳細]
即時反饋與延遲滿足,照見政績觀,折射新理念,要下“繡花功”。有“一竿子插到底”的魄力,也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工作實績才能經得起實踐檢驗、歷史審視和群眾評判。[詳細]
無論是蒸汽機車取代馬車,還是智能手機淘汰膠片相機,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技術進步是把市場蛋糕做大的“魔法師”,推動就業結構不斷向更高價值領域遷移。只要我們準確把握新技術重塑就業市場的客觀規律,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構建覆蓋全面的職業技能提升系統,定能[詳細]
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標明了新時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前進方向,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以優良作風作引領,以嚴明紀律強保障,以反腐懲惡清障礙,推動干部在遵規守紀、清正廉潔的前提下大膽干事,一定能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保持黨的先[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推動文化產業數字化指明了方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要深挖數據經濟價值,克服“信息繭房”局限,以數字化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詳細]
開展體驗式調研,更容易找到那些坐在辦公室里不易察覺的槽點、痛點、堵點,推動消除治理盲區,提升服務精細化水平[詳細]
北京中軸線上的人文經濟學實踐,充分展現了文化遺產的生命力。讓歷史文化在時代浪潮中推陳出新,這是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必然要求。以創新為引領和驅動,不僅讓文化遺產得到更好保護傳承,也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魅力。[詳細]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時代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總是把熱切的目光投向青年。關愛青年、禮贊青春,啟迪青年、激揚青春。總書記深情地說:“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詳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金融工作,對金融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中國實際,走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等,把我[詳細]
著力鏟除“差不多先生”的滋生土壤,不能僅靠個人自覺,更離不開制度的剛性約束。一方面,要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將工作質量、群眾滿意度等指標細化量化,建立起科學精準的“度量衡”,讓“差不多”的工作在嚴格考核中無處遁形;另一方面,強化監督問責機制,對敷衍了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