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孔慶元
體育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9月召開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創新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選拔、激勵保障機制和國家隊管理體制。”這一重要論述對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選拔、激勵保障機制和國家隊管理體制提出了加強創新的總體要求,為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要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弘揚體育道德風尚,堅定自信、奮力拼搏,提高競技體育綜合實力,更好發揮新型舉國體制作用,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強,提高為國爭光能力,讓體育為社會提供強大正能量。新時代以來,體育強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同時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新問題、新情況。比如,一些青少年運動員文化素養偏低、成長環境單一、家長后顧之憂增多、一些體育學校生源不足等。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是加強體育人才培養的現實需要,將為建設體育強國筑牢堅實基礎。
加強體育精神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體育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以‘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為主要內容的中華體育精神來之不易,彌足珍貴,要繼承創新、發揚光大。”體育精神是體育活動的“靈魂”。沒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品質,運動水平再高,也無法成為優秀運動員。體育人才培養,在注重提升運動水平的同時,更應注重道德修養。青少年正值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精神滋養至關重要。打造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新通道,要在年輕運動員運動訓練、日常生活、競賽比賽等各個環節,全方位、深層次加強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注重培養其自律意識、團隊協作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
加強體育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沒有高水平的體育教育工作者隊伍,就很難培養出高水平的體育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秀教師隊伍。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要加快推進體育名師、體育骨干教師建設工程等,加大對體育教育工作者培訓和能力提升的投入,通過弘揚北京冬奧精神等,引導體育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提升道德品質素養、科學知識素養、創新創造素養,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的體育教育工作者,為打造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新通道創造條件、奠定基礎。同時,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作用,比如通過聘請社會高水平專業教練,進一步提升校園運動隊的競技訓練質量。
貫通體育人才培養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分類指導,從娃娃抓起,扎扎實實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持之以恒開展群眾體育,不斷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體現出用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待競技體育發展,為循序漸進、遵循規律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指明了前進方向。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建立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相銜接的體育人才升學體系,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提供多樣化的體育項目和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培養他們的興趣和熱愛,并為他們提供系統性的專業培訓。比如,《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要求推進校園足球普及,計劃到2025年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達到5萬所,其中開展女子足球的學校占一定比例,這將進一步推進校園足球普及,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同時為運動員實現中學、大學、職業俱樂部、國家隊等成長路徑的銜接貫通創造條件。對優秀體育人才,采取靈活保留學籍、延長學制時間等方式,統籌協調好文化學習與競技訓練的關系,讓他們既能參與競技體育訓練,又擁有學習深造的便利條件。
無論是蒸汽機車取代馬車,還是智能手機淘汰膠片相機,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技術進步是把市場蛋糕做大的“魔法師”,推動就業結構不斷向更高價值領域遷移。只要我們準確把握新技術重塑就業市場的客觀規律,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構建覆蓋全面的職業技能提升系統,定能[詳細]
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標明了新時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前進方向,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以優良作風作引領,以嚴明紀律強保障,以反腐懲惡清障礙,推動干部在遵規守紀、清正廉潔的前提下大膽干事,一定能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保持黨的先[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推動文化產業數字化指明了方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要深挖數據經濟價值,克服“信息繭房”局限,以數字化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詳細]
開展體驗式調研,更容易找到那些坐在辦公室里不易察覺的槽點、痛點、堵點,推動消除治理盲區,提升服務精細化水平[詳細]
北京中軸線上的人文經濟學實踐,充分展現了文化遺產的生命力。讓歷史文化在時代浪潮中推陳出新,這是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必然要求。以創新為引領和驅動,不僅讓文化遺產得到更好保護傳承,也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魅力。[詳細]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時代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總是把熱切的目光投向青年。關愛青年、禮贊青春,啟迪青年、激揚青春。總書記深情地說:“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詳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金融工作,對金融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中國實際,走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等,把我[詳細]
著力鏟除“差不多先生”的滋生土壤,不能僅靠個人自覺,更離不開制度的剛性約束。一方面,要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將工作質量、群眾滿意度等指標細化量化,建立起科學精準的“度量衡”,讓“差不多”的工作在嚴格考核中無處遁形;另一方面,強化監督問責機制,對敷衍了事[詳細]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用汗水、智慧乃至鮮血和生命,始終堅守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讓我們重溫那些優秀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汲取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