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張 帆
力戒形式主義,是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重要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南考察時指出:“不要把寫了多少萬字的學習心得作為學習成績”“講空話、搞作秀,毫無用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義,本身就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背道而馳。在學習教育中,黨員干部如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那就是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是錯上加錯。
我們黨歷來反對形式主義。毛澤東同志多次指出:“實事求是,不尚空談”“深入群眾,不尚空談”。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同志就提醒全黨防止新形勢下出現形式主義等不正之風,強調“說空話、說大話、說假話的惡習必須杜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力戒形式主義。習近平總書記給形式主義畫像:“知行不一、不求實效,文山會海、花拳繡腿,貪圖虛名、弄虛作假”,強調“要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任務”。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把撰寫萬字心得作為學習成績,這個問題看起來不大,但會助長夸夸其談、不務實功的不良風氣,帶壞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政治生態。在這種不良風氣影響下,一些黨員干部可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擔責,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花里胡哨的“花架子”上,無暇顧及人民群眾的訴求期盼,最終耽誤的是事業的發展、損害的是黨群干群關系。
一體推進學查改,是開展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習是查擺、整改的基礎,學得深入,查擺才能更精準、整改才能更到位。撰寫學習心得是學習的重要形式,但若以形式代替內容、只重數量忽視質量,表面成果看上去“光鮮亮麗”,實質上卻落入了形式主義窠臼,違背了學習教育的初衷。學習貴在入腦入心。學習得深不深,關鍵看是否觸及靈魂、能否“補鈣壯骨”。扎扎實實地學習,就要從學習中深化對新時代以來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效和經驗的認識,就要增強作風建設久久為功、常抓不懈的決心和信心,就要結合實際對自身作風問題進行對照、查擺、整改,紅臉出汗、叩問內心,始終筑牢防范“四風”問題的堤壩、涵養清正廉潔的正氣。
以優良作風助力干事創業,是學習教育的旨歸。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基層治理、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擔當作為、服務群眾,才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所在。“百姓書記”王伯祥為了帶領群眾開發鹽堿灘,跟工人一個鍋里吃飯,一起挖溝運土,在工地上一干就是四五十天,在鹽堿灘上留下15萬畝蝦池、20萬畝鹽田、60萬畝棉田;銀川長城花園社區居委會主任趙耐香把轄區當作“辦公室”,協調鄰里矛盾、走訪社區食堂、解決管道泄漏等突發問題,一天下來走2萬步是常態,社區內各族群眾像一家人一樣其樂融融。他們以實績寫就的“文章”,沒有高調的表態、華麗的“修飾”,質樸卻充滿力量。黨員干部要克服浮躁心態、摒棄私心雜念,務實功、求實效,深入園區企業、小區樓棟、田間地頭,聽民意、破難題、謀發展,不做虛頭巴腦的面子工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實際工作。
力戒形式主義,必須依靠制度之力。比如,有的地方在制定開展學習教育的具體舉措時,把“不以專家講座、理論輔導代替自學和研討,不對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提出硬性要求”寫入方案;有的地方改革優化考核制度,通過精簡考核指標、一站集成考核數據等方式,力爭做到“無感、無痕、無形”考核。通過不斷完善相關考核評價體系、激勵體系,把黨員干部從文山會海、痕跡管理中解放出來,不被形式主義所累,推動黨員干部把更多時間花在干實事上,讓工作實績真正成為最亮眼的政績。
當前,全黨上下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握好改革督察與基層減負的關系,統籌兼顧壓實責任與提升活力,以科學方法抓好改革落實[詳細]
力戒形式主義,是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重要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南考察時指出:“不要把寫了多少萬字的學習心得作為學習成績”“講空話、搞作秀,毫無用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義,本身就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背道而馳。在學習教育中[詳細]
要層層承壓,不要層層卸責;要層層落實,不要層層加碼。黨員干部帶頭把自己擺進去,既抓好本級,又帶好下級,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就能凝聚起干事創業、改革發展的合力。[詳細]
關鍵時頂得住,是新時代對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廣大干部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不但在平時沉下心來兢兢業業干工作,更要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有所作為。[詳細]
讓資本有耐心,也讓耐心沉淀成一種資本,共同做科創企業的“長跑搭檔”,我們就更有能力、有條件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詳細]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領少年兒童筑牢理想信念、塑造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詳細]
數字化深刻影響鄉村發展,更是一次價值賦能。如今,鄉村不再是單一的農業生產基地,而是集產業融合、文旅消費、生態涵養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空間。耕好這片沃野,發展的“金種子”定會向陽生長,育出更大希望。[詳細]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詳細]
課堂的滋養不會停滯。“從前覺得思政課是‘背景音’,后來課上發現它是‘導航儀’,現在發覺它更像人生‘工具箱’”“信仰這東西,真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孩子們的心聲,詮釋著思政課的價值。既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也要春風化雨講好思政課,我會在這條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