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士環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口老齡化是今后較長一個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十四五”時期,我國深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快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不斷強化城市發展的適老化導向,在增進老年人福祉的同時,也為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與人民城市理念注入了新內涵。面向未來,繼續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應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將適老化理念融入空間規劃、公共服務、產業升級、就業安排、健康安全等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
當前,我國已建立起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與養老保險體系,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障基礎不斷夯實。同時要看到,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巨大,人口老齡化速度較快,預計2035年我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全面提升城市發展適老化水準,促進城市更新與養老事業、養老產業協同發展,不僅能直接滿足老年群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助于激發包括老年群體在內的全社會創新動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必須全面踐行“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的要求,更好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關系,推動城市適老化發展。
強化規劃與政策協同。順應我國城市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的趨勢,將適老化理念融入城市發展的整體過程,把城市更新行動與城市、社區及居家的適老化改造結合起來,在完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的同時,進一步健全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同時,要認識到城市發展適老化是一個系統工程,落實空間規劃、公共服務、托底保障以及健康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協同,必須建立相關部門的橫向協調協作機制,明確適老化建設的相關條款,著力打破阻礙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的部門壁壘、行政區隔,把政策協同優勢體現為實踐行動的合力。
加快推動城市治理創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對城市治理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圍繞養老服務、社會參與、醫療護理、老年教育等,形成包括老年群體在內的多方主體參與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加快推進社區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搭建面向社區的老年議事平臺,激勵老年人參加城市社區志愿服務,釋放基層治理活力。鼓勵優化更新治理路徑與工具,提升公共空間設施適老化改造與維護標準,建立面向社區的適老化評估體系,以法治化保障參與多方治理的老年群體的權益。
激活老年群體的創造創新動能。人口對城市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推動城市適老化發展,可通過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個性化就業崗位,進一步暢通低齡老年群體的就業渠道。這不僅有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諸多壓力,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老年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指數,消除老年人離退休后的失落感,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同時,要建立健全完善老年群體就業創業的政策支持體系,有效激活老年群體的創造創新動能,為城市包容性發展、創新發展提供堅強動能。
推廣數智賦能“場景”應用。推動積極老齡化與數字化社會協同發力,促進了智慧城市建設與智慧養老服務的水平不斷提升,為城市適老化發展創造了豐富場景。當前,我國主要城市的數字基礎設施快速發展,未來要在技術升級和服務場景應用上并重,著力構建面向社區、家庭的數字化養老場景,如遠程診療、智慧出行、人機協同、智能監護、健康服務APP等,促進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系統、陪伴機器人的市場應用。同時,建立老年人數字隱私保護機制,著力開發適老版數智服務與產品,促進老齡社會的“數智平權”,維護和保障老年群體的“數智權益”。
(作者為南京郵電大學教授)
教育是培養、造就人才的基礎性工程。時代越是向前,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加突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指出:“人才有一個供需關系的變化,教育要想在前頭,趕在[詳細]
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長期性、復雜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剎住‘四風’作為鞏固黨心民心的重要途徑,堅決防止產生‘疲勞綜合征’,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歪風陋習要露頭就打,對‘四風’隱形變異新動向要時刻防范,決不允許死灰復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詳細]
當前,全黨上下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握好改革督察與基層減負的關系,統籌兼顧壓實責任與提升活力,以科學方法抓好改革落實[詳細]
力戒形式主義,是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重要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南考察時指出:“不要把寫了多少萬字的學習心得作為學習成績”“講空話、搞作秀,毫無用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義,本身就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背道而馳。在學習教育中[詳細]
要層層承壓,不要層層卸責;要層層落實,不要層層加碼。黨員干部帶頭把自己擺進去,既抓好本級,又帶好下級,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就能凝聚起干事創業、改革發展的合力。[詳細]
關鍵時頂得住,是新時代對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廣大干部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不但在平時沉下心來兢兢業業干工作,更要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有所作為。[詳細]
讓資本有耐心,也讓耐心沉淀成一種資本,共同做科創企業的“長跑搭檔”,我們就更有能力、有條件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詳細]